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电视节目低俗化批判研究

封面

作者:吕强

页数:47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03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电视节目的低俗化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普遍问题,而本土的表现却颇具中国特色。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电视节目低俗化批判研究》在系统梳理欧美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电视的传播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电视节目低俗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国电视的评价标准,为中国电视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学理支持。

作者简介

时统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自1986年从本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后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在电视理论和传播实务。承担并已出版的课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电视影响评析》、《电视批评理论研究》、《电视知识分子》(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收视率导向研究》(合著)。坚持社科学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学术立场,致力于电视批评理论的科学化、本土化和系统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批判学派做基础性的工作,《电视节目低俗化批判研究》又是一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与中国电视进行强劲的对话,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电视政府奖评委。

本书特色

时统宇、吕强、聂书江著的《电视节目低俗化批判研究》从批判的角度系统研究电视的反低俗化问题,从而形成专著的规模和架构。本书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致力于为中国电视的批判学派做力所能及的基础工作,在研究中坚持严密的学术论证和饱满的叙述激情相结合,思路清晰,资料丰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定义、表现及成因
第一节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定义及表现
第二节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因

第二章 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西方思想资源
第一节 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的伦理追问
第二节 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 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的体制批判

第三章 国外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一节 美国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英国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加拿大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四节 法国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五节 德国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六节 日本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七节 俄罗斯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八节 韩国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九节 新加坡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加强政府监管是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最根本的举措
第一节 对低俗电视剧电影的监管
第二节 对低俗综艺节目的监管
第三节 对低俗广告的监管
第四节 对低俗动画片的监管

第五章 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必须坚持对电视节目的宏观调控、制度安排、顶层设计
第二节 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电视掌门人问责制和频道退出机制
第三节 必须充分发挥包括新媒体在内的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四节 组建国有收视率调查公司是反低俗化的根本性制度安排
第五节 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提升对反低俗化重要性的认识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节选

  《电视节目低俗化批判研究》:  讨论当前电视节目低俗化问题绝不应该从忧郁的道德禁欲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事实上,对本来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来说,在传播内容上追求道德上的纯而又纯,既不具有学理上的可靠性,也不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对此,曾经在八个“样板戏”统领大众文化的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们都会有切身的感受。以纯粹的道德感取消人类情感的多样性,以崇高的使命感消解日常生活的现实性,以极端的价值感遮蔽平凡人生的世俗性,这些做法已经为历史发展所摒弃,就像英国美学家鲍桑葵批评那种“完全没有将崇高与美综合起来”的做法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样消极地唤起的理性观念只能取得一种贫乏的道德胜利,并没有被承认具有复杂的秩序性和意蕴而普遍存在于可怖的广大无边的外部世界中”。  显然,道德禁欲主义的方法显得过于简单化了。就拿常为国人“欲说还羞”的文化作品中的性问题来说,采取一概排斥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审美规律的。对这个问题,王小波先生写道:“本人就是个作者。任何作者的书出版以后,会卖给谁他是不能够控制的。假如一位严肃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也不能够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这不是太冤了吗?但我以为这样的事还不算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比他还要冤。事实上社会要求每个严肃作家、专业作者把自己的读者想象成十六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孩子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要学坏的那一种。”而广播电视所面临的问题也类似,如果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当然,鉴于广播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笔者认为《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节目编辑守则(提纲)》的下述规定是比较公允的:“广播电视的受众由不同群体构成,他们对好品位有非常不同的理解,因此,广播电视不像书刊出版、戏院、电影那样享有同样自由的词汇和视觉表现权利,因为书刊、电影、戏院是分众的,读者和观众可以选择他们将要读到和看到的东西。因此,在考虑到品位的时候必须小心,不要对受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然而,当下中国电视节目的传播实践远不是那么单纯,低俗化之风已有愈演愈烈之势。请看2007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在一份通报中所向我们提供的如下事实: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经济节目、交通广播和成都市人民广播电台交通文艺频道、经济频道在每天21:00以后,用2-3小时谈论、渲染描述性生活、性经验、性体会和性器官,吹嘘性药功能③。  显然,在这里,问题已经不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的途径,甚至连“煽情、媚俗”都已经难以形容,而是一些广播电视传播机构为了追求本单位一时的经济利益,置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社会功能于不顾,公然洞穿人类道德底线,毫不掩饰地戕害公众情感的行为。这一事件中所反映出的已经不是探寻人类文化表达所可能呈现的何种曼妙形象的问题,而是资本逐利的强大冲动所造成的一些广播电视传播内容自甘堕落的紧迫问题。为稻粱谋所主导的传播机构将难以找寻其文化上的得以自处的境地,因为他们的做法从根本上背离了传播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传承文化遗产与施加道德教化。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电视节目低俗化批判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