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6-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

封面

作者:赵环宇朱美姝吴楚克主编

页数:236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6516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是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主办的非定期学术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三届论坛邀请了中国边疆学界的主要专家参与探讨中国边疆学建设的相关议题,论坛同时邀请部分青年学者与会学习。通过三届学术论坛的举办,由吴楚克教授牵头的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本书是在第三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集结了与会学者关于边疆学理论、边疆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所集论文多为已刊发论文,部分内容编入时略有改动。

作者简介

赵环字,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曾参与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研究”成果(15KDA007)。发表过《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创新点》、《晚清时期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对中国的影响》等学术论文。 朱美姝,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访问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参与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研究”成果(15KDA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跨界民族与边疆治理国际经验比较研究”子课题阶段性成果(15ZB112)。组织策划第三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 吴楚克,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民族学博士后。美国俄勒冈大学、台湾中正大学访问学者,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特聘教授,国观智库中国边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中国边疆政治学》、《文明与跨文化新论》、《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西去丝路di一国:哈国纪事》、《美国那些事儿》、《东蒙史述与周边关系》、《中国蒙古族朝鲜族民族发展与认同研究》。主要相关论文《中国疆域问题与中国边疆学理论建设之关系》、《试论中国边疆政治学与边政学、民族学的关系》、《跨界民族认同意识的“心理适应度”》、《构筑中国新地缘安全战略的理论准备与思考》。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研究”(2007JZD004),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研究”(15KDA007)。

本书特色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是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主办的非定期学术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三届论坛邀请了中国边疆学界的主要专家参与探讨中国边疆学建设的相关议题,论坛同时邀请部分青年学者与会学习。通过三届学术论坛的举办,由吴楚克教授牵头的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本书是在第三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集结了与会学者关于边疆学理论、边疆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所集论文多为已刊发论文,部分内容编入时略有改动。

目录

学科与理论:从边疆研究到边疆学
中国边疆理论和实践建设的当务之急
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巡检述略
论国家边疆危机的本质所在
反“边疆建构论”:主张“边疆实在论”的若干证据
试论中国边疆政治学与边政学、民族学的关系
生活在不同文明下的人们为什么有共同性?
近年“边疆中国”研究的前沿述评(2014-2016)

历史与疆域:从中原王朝到现代国家
论中国古代的治边方略
基于CSSCI期刊的民族认同文献计量研究和知识图谱分析
内与外:中越关系演变与当代中国西南边疆治理
从“归顺”到“靖西”:边疆地区壮族的国家认同研究
疆域·空间:唐朝权力博弈的场所
西方世界对东方(香格里拉)的地理投影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当代新疆屯垦

安全与发展: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视角下云南参与周边外交的实践历程
社会分工视角下河湟回藏民族关系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南亚国际关系的重构
跨境民族与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以大湄公河合作为例
中俄毗邻区域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
论中印文化交往中的冈底斯圣山崇拜
中亚地缘政治及其对中国的战略影响
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西部多民族宗教聚居城镇社区治理
花山岩画申遗意义及跨国民族文化申遗模式探析
观察中国边疆的视域
习近平“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及对外阐释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6-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