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二安词话

封面

作者:简墨著

页数:429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88038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济南有两大神奇:一是泉池,二是“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和辛弃疾(字幼安)。 《二安词话》分为两部分:上阕:李清照篇;下阕:辛弃疾篇。 写李清照的分为三部分:“早慧的少女:一番风露晓妆新”、“深情的思妇:花自飘零水自流”、“孤独的老人:天教憔悴瘦芳姿”(后面的诗句为李清照词作原句),基本按照时间顺序,融合了诗人经历(尤其是主要词作反映的内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生活),品赏了其绝大多数的作品。 写辛弃疾的分为六大块:“辛弃疾和他的朋友们”、“悲情英雄的牧歌时代”、“稼轩的孩子气”、“为爱踯躅”、“我还要逃向何方”和“在大地上游走”。打破了纪年,大体按作品主旨和内容归的类:以友情统领的豪放词、田园词、诙谐词、闺怨词、蜗居带湖铅山时的沉郁词和写景词,解读了其代表性词作

作者简介

简墨,本名陈剑韦,作家,书法家。已出版《清水洗尘》、《京昆之美》等文集六部,发表散文、小说、书画理论逾二百万字,入选多种年度选本。书画作品十余次入选国内外展事,曾于日本新居滨市举办个人书展。

本书特色

简墨学养和才具均是罕见,内心敏感而丰富,经她目光打量,戏剧、书法、国画诸等,莫不熠熠生辉。 《二安词话》能在古蕴基础上拈取、化开甚至灵逸,可见艺术功底和文学智慧交互、游刃的纯熟和懂得…… 有李清照、辛弃疾,两枚美玉做镇纸——“婉约派”起首东南,“豪放派”压脚西北,济南,又婉约又豪放的、我们的城市,会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的。

目录

自序/1

上阕 李清照篇

第一章 早慧的少女一番风露晓妆新/2

之一:醉舟/2

之二:闲在/8

之三:动作/13

之四:共清/18

之五:思念/2l

之六:雕龙/26

之七:空镜/31

之八:存疑/35

之九:俏皮/39

第二章 深情的思妇 花自飘零水自流/44

之十:自语/45

之十一:艳寂/49

之十二:损伤/52

之十三:纯色/56

之十四:静物/60

之十五:想象/64

之十六:警句/68

之十七:唱慰/74

之十八:天气/78

之十九:呼吸/82

第三章 孤独的老人天教憔悴瘦芳姿/86

之二十:丧失/87

之二十一:某地/9l

之二十二:叶子/94

之二十三:零度/99

之二十四:此刻/103

之二十五:交谈/106

之二十六:失控/110

之二十七:盼望/114

之二十八:叹息/118

之二十九:华丽/123

之三十:内美/127

之三十一:安魂/131

之三十二:庭院/135

之三十三:无力/139

之三十四:忘了/143

之三十五:笨拙/146

之三十六:独自/150

之三十七:怜惜/154

之三十八:克制/158

附:《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163

下阕 辛弃疾篇,

第一章 辛弃疾和他的朋友们/172

之一:穿越时空的合作/173

之二:那是一个秋天/179

之三:夤夜的不舍追赶/187

之四:谁知我心/194

之五:何去何从/202

之六:清白的理想/207

之七:死就是一别后不再相见/211

之八:热血当头倾/217

之九:年轻的老人/222

之十:结绳记事/228

之十一:退隐不了的江湖/232

之十二:风不息/236

之十三:说你说我/240

之十四:友谊赞美诗/243

第二章 悲情英雄的牧歌时代/246

之十五:热爱/246

之十六:愉快的步行者/250

之十七:共同的故乡/253

之十八:田野的清唱/256

之十九:单纯/259

之二十:大地的寓意/262

之二十一:春日从乡间走过/266

之二十二:寻常景物/271

之二十三:人人都是艺术家/274

之二十四:幸福/277

第三章 稼轩的孩子气/281

之二十五:心中无一物/282

之二十六:与酒杯的对话/286

之二十七:说小人/291

之二十八:见词如晤/295

之二十九:夹层里的意思/299

之三十:不一样的月亮/304

第四章 为爱踯躅/309

之三十一:温柔/310

之三十二:压低声音/316

之三十三:在人间/320

之三十四:美丽安详的等待/323

之三十五:我们的别离/327

之三十六:一切都好,但你不在/331

之三十七:喜欢一个谁/333

之三十八:一封寄不出的信/338

之三十九:稼轩的妩媚/341

之四十:哪里是我家乡/345

之四十一:那个神色荒凉的男人啊/348

第五章 在大地上游走/352

之四十二:风景谈/353

之四十三:孤独/357

之四十四:中年易悲秋/360

之四十五:可惜流年/365

之四十六:山色有无中/368

第六章 我还要逃向何方/371

之四十七:我还要逃向何方/372

之四十八:诗人本色是将军/377

之四十九:不说难过/381

之五十:悲怆之神/385

之五十一:老去的样子/388

之五十二:打开/392

之五十三:见性见情/398

之五十四:最后的歌声/401

附:辛弃疾年表/407

李清照与辛弃疾(代后记)/412

节选

损伤 一个换上春装的,在和煦的小春天,由于政治所致的家事纷扰,爱人远行,没有亲人陪伴,等等吧,这些叫她无心赏花观柳。她把枕头垫高,但高枕也不能解忧,白天斜靠在枕头上,首饰也弄坏了。她的清冷气质如同冰糖,多少成了这首词的一部分——表面毫无表情,棱角混沌,内里甜蜜忧伤得一塌糊涂。 这个甜蜜的忧伤或者说忧伤的甜蜜,在一开始就已经在慢慢融化,羼杂在一起,具有一种无法辩驳的味道,由无到浓,由浓转淡,再到无……她调制出一种特别的香水,中调微酸,后味却带着早春的腥甜,也有如那种小小的伤口,一点一点渗出血珠,饱满地腥甜。她变成了嗅觉和味觉。 此篇同上一首意境有点相似,但比上一首写得好。 该睡的时候,不能入睡,深夜一个人剪下灯花把玩……这个侧影包含着诗人的多少未说之辞。其实也不用明说,当我们在万物疯长天地合的小春天,看到一个思妇手里拨弄着灯花,心里就明白了——杜甫《独酌成诗》日:“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古时,人们都以灯花为喜事的先兆,而一个苦苦相思的手弄灯花,当然是眼巴巴地盼望着爱人归来的大喜事 ——对她来讲,这当然是大的喜事了,比他出去求官封侯拜相、远走经商搬回金山都更大的喜事。在一起的日子曾经多么好啊:我给你抚琴唱起自己新填的曲子词,你击檀板为我轻轻合拍轻声和;我为你烧一碟你爱的莲藕,你与我倒上一杯我爱的酒酿;我手拈针线绣鲜亮的莲花鸳鸯给你做小衣,你点亮满室光明烛看我红唇画我眉……这似乎是梦境,然而的确,我们每一个都能体会她的真情。 诗人的情思巧妙地寄托在思妇手中的灯花上了。这种思妇的形象及其特有的感情,男性诗人是难以捕捉得到的。才思过人的曹植《美女篇》中 “盛年处空房,中夜起长叹”的思妇形象,就其鲜明性和感情的细致人微而言,也不免略逊一筹。而她之后的诗人(尤其是男诗人)的类似作品,照猫画虎,大都失了易安风韵,读来有点别扭。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动”,小雨暖暖的,小风懒懒地吹,河流咔咔破冰醒来,开始簌簌地奔流,柳如眼,梅如腮,憋足劲儿和人抢着好看……大地复苏,万物峥嵘,诗人原本超出常人的敏感,添上酒意诗情,更使孤寂加了倍。前三句托出春天,也托出了心事。 诗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的打量角度,以及对外部世界新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当然也有因为特异夺目的才华,受到的同时代文人的诋毁、挑衅以及有意的忽略。她的孤独和哀伤里,也有老大无子的无告吧?甚至……还有爱人因此生出的冶游欢意,给予自己隐而不宣的至痛?这些在《李清照志》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记载……都有一点吧,加起来,就损伤了我们多么美的诗人。这不奇怪,如你所知,绝美、绝纯的事与物,注定了隔绝与孤寂的命数。然而美的事物自有来处与去处,并且,只为少数人服务。因此,我们只悲伤于美的被戕,不担心美的灭绝。 开头两句里的“暖雨晴风”好像还不能使诗人满足,于是,她紧接着吐出四字:“柳眼梅腮”,则使就要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也更动人。 这两个意象是春天的细纹,一般人往往忽略或将它俗眼看觑,诗人却敏感地摸索并抓住它,在手下翻了新。于是,春天在她的手心里温热起来,被焐得柔软,开始流动。每一颗字都是熟悉的,然而又是新鲜的,那香诱我们的果实。 第三句的“已觉动”,从语意上看,是对春天来临总的概括,实则是自己怀春之情已动,不经意流露。诗人游春、赏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这句也暗启后二句诗人所抒发的情思:“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诗人的细腻、敏感的思绪与感悟进一步强化,面对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联想到自己深锁闺闱,孤栖单飞,这与往日和爱人共同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赏析诗文的气氛,是多么不同。一个“谁与共”,道出此刻她内心的苦涩。紧接着诗人用一个细节来进一步形容自己内心的苦涩,泪水流淌,脸颊上的香粉被冲消,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是这样一个我见犹怜的女子,心中除了爱,没有任何俗世繁杂。 下片以细微的笔触,紧承上片末句,着重刻画自己具体的寂寞生活。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雨暖风晴,春装初试,心情应该轻盈起来,诗人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靠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山枕”,也叫“檀枕”,因其如“凹 ” 字,看去像山,所以,古人称其为“山枕”。一个日常用品,起个名字也叫人嚼半天——我们说古人矫情也罢,琐碎也行,总之,我们是不会那样生活了。 诗人对春天视而不见,是因怕良辰美景触引伤感。因为同样的身份,我们不能不心疼了这颗女人与诗人合铸的纯洁之心。 末二句:“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 “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更何况是“独抱”,情何以堪?“无好梦”,是说现实很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人睡,直至夜深,仍在剪灯花,以排遣愁怀。这情境好熟悉,让我们想起前朝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句子——那是思念爱人,遥想、盼望相见之日的喜悦偎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古时妇女常借剪烛以卜数爱人归期—— 这一层是隐蔽的,蓄进了细密美好的心思,如同我们的潜意识,常常说出真的话。这两句写得极为细致、生动,看似毫不经意,如生活本身,却几经苦炼,没有实际的情感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是无法写就的。 时间是好的裁决者。古往今来,所谓诗人何止千万!以胡言乱语乃至身体写所谓“诗”的男人女人又何其哓哓!也获得了光环。然而,他们都消失了,光环也随之消失,似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那么一批东西。 我们的李清照,她就是用家常话写家常,从没想着隐晦,用生僻词,叫人看着别扭,也压根没想着身体写作。所以,她修成了“真佛”,别人没有。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二安词话》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8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