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徐州大会战:1938

封面

作者:龚晓虹

页数:242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210962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938年是中国进入全民抗战关键的一年。在这之前的淞沪大会战、南京保卫战相继失败,举国上下一片消沉。中国军队士气低靡。在危机关头,国民党杂牌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孙连伸、王铭章、张自忠、庞炳勋、关麟征等,在徐州地区谱写出一曲精彩纷墨的英雄赞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决心。  《徐州大会战1938》披露了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简介

  龚晓虹,男,198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哲学系。200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中华文学选刊》、《山花》、《山东文学》、《神剑》、《西南军事文学》、《西北军事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著有长篇小说《决战南京》、《鸽子花开》和中短篇小说集《天上铺满星》。现供职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文联。

本书特色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龚晓虹所著的《徐州大会战(1938)》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地再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徐州大会战,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

目录

第一章 徐州第五战区
1.受命于危难之中
2.大灰狼的尾巴
3.枪毙韩复榘
4.徐州战场风云突变

第二章 浴血奋战保滕县
1.宁静的家园
2.战前态势
3.滕县外围起烽火
4.滕县外围战的最后一搏
5.国民党军的游击战
6.坚守滕县的部署
7.初试锋芒
8.滕县血战
9.焦土抗战保家园
10.光照日月

第三章 临沂大战显英雄本色
1.杀人魔王的较劲
2.谁去镇守临沂
3.出击再出击
4.临沂挺过危机关口
5.兵贵神速
6.英勇善战的59军
7.三天三夜鏖战急
8.拼命三郎的最后一搏
9.临沂大捷

第四章 台儿庄大捷
1.神来之笔
2.周恩来献策
3.给矶谷选个对手
4.请君入瓮
5.英勇抗敌的31师
6.寻找汤恩伯
7.挺住啊,我的兄弟
8.孙连仲的嫡系师
9.炮兵部队显神威
10.总攻前台儿庄的外围战
11.李宗仁下达总攻命令
……

第五章 巩固胜利成果
第六章 徐州防御战
第七章 徐州大突围

节选

  《徐州大会战1938》:  他们在济南分手时,韩复榘对时局的看法便完全以李宗仁这番话为归依。他也认为抗战是长期的,是有前途的,汉奸是当不得的。但是,他的愚蠢而刚愎自用的简单头脑终于误了他。他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那两军部队,在长期抗战的局面下,断不可在短期之内被消耗掉。他不能与日军死拼,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  从旧时代摸爬滚打出来的杂牌军,在军阀混战中,给打怕了,那可是大鱼吃小鱼最为残酷的岁月。谁有实力谁就有地盘,李宗仁有李宗仁的广西,阎锡山有阎锡山的山西,还有四川的、云南的。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就是钻了军阀之间的空隙。毛泽东英明就在于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审时度势,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历尽千辛万苦,占据了一块地盘,把革命火种保存下来。在抗日的烽火中,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燃烧到全中国,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韩复榘没有这样的能耐,消极抗战只有死路一条。他不明白,保存自己是为了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则是更好地保存自己的手段。在抗战初期,韩复榘可能是最痛苦的一个人,汉奸不能当,抗战不能抗,想走条中立之道,日本人不答应,中国人也不答应。这事情咋办才好?他寻不到一种有效的办法。就在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日本人仍在强迫韩复榘摊牌,韩复榘不肯。  敌军随后于12月23日由青城、济阳间渡河。敌军渡过黄河,从根本上说是蒋介石同韩复榘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李宗仁在第五战区军事会议上,决定让韩复榘负责指挥山东的军事,并要他承担让日军不得越过黄河的重要职责。韩复榘要求重炮30门配备在黄河南岸,以便固守。李宗仁认为有必要,便调重炮旅交韩复榘指挥。后来蒋介石知道这事,便把重炮旅给调走了。蒋介石抽调他的重炮旅的时候,也正是韩复榘的一个师向日军反攻得手的时候。韩复榘得知此事,愤怒之极,他破口大骂蒋介石,说蒋介石这种做法不是抗日,而是想牺牲他的实力,消灭他的军队。那么好吧,这仗老子不打了。韩复榘开始保存实力。  他仗一不打,日军便开始进攻。有人报告说,日军过了黄河,正在同守军进行激战。韩复榘说,日军过了黄河,我们没有大炮挡不住,撤退。他一边命令撤退,一边向李宗仁报告,没有大炮,日军过了黄河,部队撤退了。  蒋介石一听韩复榘撤退,肺都气炸了。他十万火急给韩复榘发电报,命令韩复榘不得无令撤退。但这时韩复榘已撤退到了泰安。李宗仁严令韩复榘固守泰安,蒋委员长也多次电令。可是韩复榘置若罔闻,竟抗令不遵,由泰安退到兖州,又再退到济宁,最后退到鲁西的曹县,在河南省的边上不再后退了,因为河南省驻有程潜第一战区的部队,他怕退路受阻,便在曹县暂驻下了。按照他的退却计划,他是想把部队拉到豫西、陕南的山区里去,那里可以避开日军的锋芒。  韩复榘一路不战而退,让日军得到意外的收获,他们喜出望外地一路追赶过来,轻而易举地穿过山东全境,直逼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的徐州地区。更为要命的是第五战区原定的作战计划,一夜间全部变成一堆废纸,这不仅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对整个第五战区所有参战部队的一个生死考验。  这时候,蒋介石在心里设计了一个捉拿韩复榘的最佳办法。  韩复榘有实力,决不能让他给跑了,一旦投降日本人,那问题就大了。对于韩复榘违抗军令,擅自撤退,国民党统帅部事后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追究韩复榘的责任。蒋介石不想打草惊蛇,韩复榘鬼精得很,疑心又重,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蒋介石先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徐州召开军事会议,第五战区的军事会议副司令长官韩复榘肯定要参加,而且还是个不可少的主角。韩复榘对李宗仁印象不错,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便由济宁乘铁甲车到了徐州,身边带了一个手枪营。就在韩复榘到达徐州的第二天,蒋介石由汉口发来了军事机密的急电,电报中有45名高级将领的名字,说是在河南开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这么一来徐州的军事会议就开不成了,只好赶到开封去开会了。  韩复榘最心腹的部下孙桐萱军长也列在45个将领之中,韩复榘当时有些犹豫,但又觉得这么大的军事会,应当不会出什么岔子吧?他心里在琢磨,反复权衡。李宗仁在身边他也不好托辞。他想李宗仁等人也去,况且还有孙桐萱军长和一个营的警卫保护,便打消疑虑了。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徐州大会战:1938》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8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