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答才
页数:47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52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一面镜子。研究历史可以知兴替,尤其是中共历史研究,资政育人作用更为直接。而研究历史人物,又使得历史更加鲜活和生动。研究中共历史人物对引领社会风尚,崇尚真、善、美和积聚社会正能量,特别是对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意义深远。本论集是从作者30年来研究中共历史人物所发表的130多篇论文中选取30余篇,主要集中研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这些论文突显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历程和基本经验,也不同程度的揭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流变、继承和发展关系,对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都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陈答才,男,1955年?10月生于陕西蓝田。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晋升副教授,当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1995年12月至今先后任马列教研部副主任、政治经济学院副院长、文科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历史是一面镜子。研究历史可以知兴替,尤其是中共历史研究,资政育人作用更为直接。而研究历史人物,又使得历史更加鲜活和生动。研究中共历史人物对引领社会风尚,崇尚真、善、美和积聚社会正能量,特别是对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意义深远。本论集是从作者30年来研究中共历史人物所发表的130多篇论文中选取30余篇,主要集中研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这些论文突显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历程和基本经验,也不同程度的揭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流变、继承和发展关系,对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都有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