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丽萍等著
页数:289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14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什么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和怎样实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主题主线,阐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分为三维,即空间层面的中国化、时间层面的时代化和实践主体层面的大众化,其中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部分主要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脉络;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化部分则结合时代主题的转换,重点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创新社会发展理论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大众化部分不仅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脉络,同时提出了实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观念层面、实践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具体路径。
作者简介
高丽萍,(1969年出生),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社科第一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
本书特色
本书以什么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和怎样实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主题主线,阐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分为三维,即空间层面的中国化、时间层面的时代化和实践主体层面的大众化,其中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部分主要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脉络;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化部分则结合时代主题的转换,重点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创新社会发展理论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大众化部分不仅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脉络,同时提出了实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观念层面、实践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具体路径。
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四 研究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第一篇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概述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生成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产生的时代诉求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论渊源
三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
四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社会发展整体论
二 社会发展动力论
三 社会发展价值论
四 社会发展方法论
五 社会发展评价论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与基本原则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
二 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精神实质
三 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第二篇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内涵、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内涵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渊源
三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第五章 毛泽东践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曲折探索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二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发展理论
三 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返本开新
一 回到马克思: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前提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篇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化
第七章 时代问题呼唤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一 时代问题
二 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变轨迹
三 时代问题昭示“马克思”仍然活在当下
第八章 深邃洞察:邓小平开启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时代化新阶段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时代化的内涵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时代化的阶段划分
三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正确认知
第九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 新常态社会发展论
二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论
第四篇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大众化
第十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内涵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可能性
三 当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现实性
第十一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关于大众化的主要思想
二 恩格斯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方面的贡献
三 毛泽东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主要贡献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贡献
第十二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一 观念层面上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发展价值观
二 制度层面上为大众化提供组织保障
三 实践层面上要讲实效
结束语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与当代价值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