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缉思总主编
页数:384页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8022821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际安全是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趋势使得中国学者更加关注国际安全问题。中国如果能在21世纪实现和平崛起,即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不仅创造了人类上首次不经历战争而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记录,而且能为维护国际安全积累政治经验。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学者对国际安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关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结论却不太相同。通过梳理2001年“9·11”事件以来有关国际安全方面的文章,我们深感我国国际政治学术发展的多样化趋势。
本书共分为安全观念与安全合作、安全问题与管理、地区安全与中国三部分。每部分有八篇文章。
在第一部分里,《和平的性质》一文论证了和平不等于安全的观点,作者认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事业对安全的需求比和平更大。《正义战争理论》总结了西方“正义战争理论”的发展过程,认为该理论构成了上世纪国际暴力规则的核心内容,并能对各种干涉战争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在第二部分里,《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战略格局》一文认为,国际体系进入到单极时代,大国均势基本崩溃。但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终将被打破,多极化仍是世界政治发展的未来和可以追求的目标。
第三部分的八篇文章覆盖了除大洋洲之外的地区。东亚和平的基础》一文提出,非均势核威慑是冷战后东亚保持和平的核心因素,而东盟集体安全和韩国和平统一政策对东亚和平起到了补充作用;东亚和平的延续,在近期内主要取决于韩国能否保持和平统一政策的效力,中期内主要取决于中国能否保持核威慑的效力。
目录
中国尺度 全球视野(《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导论)
国际安全及其保障
第一部分 安全观念与合作
和平的性质
正义战争理论
新安全观质疑
建构国际安全新秩序
美国的东亚军事同盟
北约的转型
欧盟的军事化
上合组织的综合安全理念
第二部分 安全问题与管理
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战略格局
以巴和平进程(1993-2005)
军备控制与裁军
美国的反导能力
联合国维和行动:困难与挑战
“炸馆”事件的危机管理
欧洲的危机管理
第三部分 地区安全与中国
东亚和平的基础
地缘政治与印度的安全战略
伊斯兰激进势力与中东地区冲突
欧洲安全观与欧美关系
俄罗斯与欧洲安全体系
拉美地区的安全形势
非洲大陆的冲突与战争
中国的核战略
中国的和平崛起
后记
索引
国际安全及其保障
第一部分 安全观念与合作
和平的性质
正义战争理论
新安全观质疑
建构国际安全新秩序
美国的东亚军事同盟
北约的转型
欧盟的军事化
上合组织的综合安全理念
第二部分 安全问题与管理
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战略格局
以巴和平进程(1993-2005)
军备控制与裁军
美国的反导能力
联合国维和行动:困难与挑战
“炸馆”事件的危机管理
欧洲的危机管理
第三部分 地区安全与中国
东亚和平的基础
地缘政治与印度的安全战略
伊斯兰激进势力与中东地区冲突
欧洲安全观与欧美关系
俄罗斯与欧洲安全体系
拉美地区的安全形势
非洲大陆的冲突与战争
中国的核战略
中国的和平崛起
后记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