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相炎
页数:335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2437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在继承传统坦克装甲车辆总体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未来战争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装甲车辆的要求,考虑到现代装甲车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融合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站在装甲车辆总体设计角度,系统介绍了现代装甲车辆总体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装甲车辆总体设计基础概念,战术技术要求及其功能设计,装甲车辆总体方案设计,武器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防护系统、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配置与选型等。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适应范围,主要用作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及科研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1.1 装甲车辆及其研制过程
1.1.1 装甲车辆及其作用
1.1.2 装甲车辆的分类
1.1.3 装甲车辆的构成
1.1.4 装甲车辆的研制流程
1.2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概述
1.2.1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及其地位和作用
1.2.2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类型
1.2.3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1.2.4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1.2.5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的原则
1.2.6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流程
1.2.7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的方法与技术
1.3 本课程的学习
1.3.1 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3.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3.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2章 装甲车辆战术技术要求及其功能设计
2.1 装甲车辆总体要求
2.1.1 装甲车辆性能要求与战术技术指标概念
2.1.2 总体性能要求
2.2 火力性能及其设计
2.2.1 主要武器性能
2.2.2 炮弹及弹药基数
2.2.3 辅助武器性能
2.2.4 火控系统性能
2.2.5 车载反坦克导弹性能
2.3 机动性能及其设计
2.3.1 动力装置性能
2.3.2 传动系统性能
2.3.3 行动系统及整车机动性能
2.4 防护性能及其设计
2.4.1 装甲防护
2.4.2 伪装与隐身
2.4.3 后效防护
2.4.4 核生化三防
2.4.5 主动防护系统性能
2.5 信息系统性能及其设计
2.5.1 电气系统性能
2.5.2 通信系统性能
2.5.3 电子信息性能
2.5.4 观察装置
2.5.5 电磁兼容性
2.6 特殊性能要求
2.6.1 战斗车辆的特殊性能
2.6.2 工程车辆的特殊性能
第3章 装甲车辆总体方案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概述
3.1.1 方案设计及其内容
3.1.2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3.2 装甲车辆总体结构设计
3.2.1 装甲车辆总体结构与布置方案
3.2.2 主要结构布置
3.2.3 总体尺寸估算
3.2.4 总体质量与质心的估算
3.3 关键技术及其分解
3.3.1 接口技术
3.3.2 控制技术
3.3.3 轻量化技术
3.3.4 人机环工程设计
……
第4章 武器系统的配置与选型
第5章 动力系统的配置与选型
第6章 传动系统的配置与选型
第7章 行走系统的配置与选型
第8章 防护系统的配置与选型
第9章 电气、电子与信息系统的配置与选型
参考文献
节选
《装甲车辆总体设计/“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3.隐身材料 1)宽频带吸波材料 目前隐身吸波材料中多使用磁性吸波剂,这种吸收剂存在吸收频带窄、密度大、不易维护的缺点。各国竞相开发各种新型吸波剂,如美国开发的席夫碱基盐类吸收剂,在受到雷达波照射时,其分子结构会轻微而短暂地重新排列,从而吸收电磁能量,使雷达波衰减80%,而且质量只有铁氧体材料的10%;欧洲推出的多晶铁纤维吸收剂,是一种磁性雷达波吸收剂,质量较一般的雷达吸收涂层小40%—60%,可在很宽的频带内保持高吸收率,实现了雷达吸收材料薄、轻、宽频带的目标。这类隐身材料可用于坦克火力用弹箭或导弹的隐身。 2)高分子隐身材料 高分子隐身材料研制周期短、投资少、成本低、效益大,极具发展潜力。其中的结构导电聚合物品种多、密度低、物理化学性能独特,可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轻质、宽带微波吸收材料。高分子的光功能材料能够透射、吸收、转换光线,以及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变色,它们将在未来武器装备红外和可见光隐身中大显身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