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人际交往心理学

封面

作者:肖崇好著

页数:401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1322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际交往心理学》内容包括六个部分比较合理。第一部分为人际交往总括。第二部分为印象管理,介绍了印象管理研究动态、印象管理动机、印象构建、自我呈现行为和印象整饰。第三部分为社会认知,包括对人认知、印象形成、归因。第四部分为人际互动,包括人际交往的发展过程,人际沟通和劝说。第五部分为人际吸引,包括亲和、合作、友谊、爱情和人际信任。第六部分为人际排斥,包括孤独、嫉妒、竞争、人际冲突、攻击行为和社交恐惧症。

作者简介

  肖崇好,男,湖南辰溪人,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年在西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6月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西南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任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广东省哲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项目10余个。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参译教材多部,出版专著1部。讲授《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本书特色

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也是最富有智慧的人际活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让人收获友谊、爱情,不良的人际互动带来的是不尽的烦恼、痛苦。相对于西方社会来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更为复杂。西方社会中,没有专门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相关内容包含在社会心理学中。相反,在中国人的交往过程中,人际关系、面子、人情、圈子等,则是经常出现的概念。

肖崇好著的《人际交往心理学》可供一般读者了解阅读,丰富他们的心理学知识;也可以供心理学专业学生阅读,拓展他们人际交往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可供研究者使用,为他们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目录

第一章 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第一节 人际交往
第二节 人际关系
第三节 人际交往动机和功能
第四节 人际交往的结构和形态
第五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内容与任务

第二章 印象管理
第一节 印象管理概述
第二节 印象管理研究的历程
第三节 印象管理过程

第三章 印象管理动机
第一节 印象管理动机的触发机制
第二节 印象监督

第四章 印象构建
第一节 期望印象的构建
第二节 特殊目标人看重的印象

第五章 自我呈现
第一节 自我呈现概述
第二节 自我呈现策略
第三节 自我呈现原则
第四节 社会背景对自我呈现的影响

第六章 印象整饰
第一节 当前印象对后续自我呈现的影响
第二节 保住和修复面子行为
第三节 自我呈现困境中的非言语反应

第七章 对人认知
第一节 对人认知的途径
第二节 对人认知的内容
第三节 对人认知的自动性和控制性
第四节 印象形成
第五节 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偏差

第八章 归因
第一节 归因和归因理论
第二节 认识他人的捷径
第三节 归因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和偏见

第九章 人际交往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人际资源交换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发展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原则
第四节 人际交往的决裂及其应对

第十章 人际沟通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第二节 人际沟通障碍
第三节 言语沟通
第四节 非言语沟通

第十一章 劝说
第一节 基于说理的劝说
第二节 基于策略的劝说
第三节 其他劝说策略

第十二章 人际吸引
第一节 亲和
第二节 合作
第三节 友谊
第四节 爱情

第十三章 人际信任
第一节 人际信任概述
第二节 人际信任的产生、维持和修复
第三节 人际信任的前提因素
第四节 人际信任的测量

第十四章 人际排斥
第一节 孤独
第二节 嫉妒
第三节 竞争
第四节 人际冲突
第五节 攻击行为

第十五章 社交恐惧症
第一节 社交恐惧症概述
第二节 社交恐惧症的诊断
第三节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

节选

  《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一章 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人际交往是人们最平常的日常活动,也是最考验一个人智慧的活动之一;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最富艺术性的个性演绎。正是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活动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友谊,与异性发展爱情,使我们的人生绚丽多姿,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意义、充满幸福感。也正是通过它,一个人才能融入团体中、协调与他人的活动,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组织、社会结构,完成团体的任务,实现群体目标。同样,也正是人际交往使很多人体会到悲欢离合、感受到刻骨铭心的痛苦和伤心。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诉求、兴趣、价值观,每个人找到与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共同奋斗目标、共同价值观的人,会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有“干杯少”的感觉,跟他们在一起自己会觉得轻松,舒适,温暖,被关心、尊重、呵护。这种人际交往会给自己带来主观幸福感,赢得友谊,甚至爱情。相反,跟他人交往时,处理不好各自的需要、诉求、兴趣、价值观,会觉得“话不投机”。这种人际交往只能让自己压抑、郁闷、痛苦,带来的是人际冲突,身心疲倦或相互伤害。总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愈来愈受到人际相互作用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视人际交往的作用。  第一节人际交往  一、什么是交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工作越来越专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在高度分工的社会里,个体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跟其他社会成员、组织或群体交换劳动产品,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交往(Interaction)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  社会生活中,交往可以是资源的交换,如商品与金钱、商品与信息、信息与权力等。最常见的是信息与信息的交换。交往也可以发生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主我与客我的交往,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和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主要涉及社会关系,资源的交换主要以法律、规章、制度、纪律等形式规定。个体与个体的交往是个体与群体交往、群体与群体交往的基础,它既有社会关系成分,也受人际关系的制约。  二、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按照一定的人际关系交换人际资源的过程。前已述及,人与人之间交换人际资源的过程涉及社会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所以,探讨人际交往实际上可以从不同层面切入。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人际交往心理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8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