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795-1914-英国济贫管理体系演变-廊师研究文库.历史卷-(第一辑)

封面

作者:朱安文

页数:185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28049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廊师研究文库:英国济贫管理体系演变研究(1975-1914)》是朱安文同志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2011年其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作为一名在职博士生,严格的研究压力下,工作与学习的双重压力扑面而来,顺利完成学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为导师,为了使其顺利毕业,我敦促其拟定了严格的学习研究计划,就学位论文选题进行长期探讨,最终选定《英国济贫管理体系的演变》作为论文选题,指导其按照计划一步步完成论文的开题、写作、中期检查、最后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贫困作为伴随人类社会而生的顽疾长期存在,对贫困者的救济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历来备受关注。英国济贫作为较老的选题,国际国内对此进行大量研究,多从社会背景、政策实施、绩效评价等层面进行特定历史时期或繁或简的勾勒,但从管理学角度出发,在厘清史实的基础上,梳理第1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济贫管理体系的发展演变,探究其政策实施的得失成败,进而为社会管理者提供可供咨询或借鉴的管理智慧的相关研究却少之又少,这也是我鼓励朱安文博士以《英国济贫管理体系演变研究1798-1914》为研究课题的初衷和希望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的英国济贫政策研究论文相比,朱安文博士大量采用英国议会议事录、济贫报告、统计数据等一手资料,概述工业革命前教区济贫管理的特点及其演变之余,重点指出,为消除斯宾汉姆兰制度的实施所带来的济贫税大量增加的窘况和反击自由主义以及马尔萨斯主义的批评,地方政府进行了系列济贫改革,为新济贫法的出台和济贫管理从地方向中央的过渡奠定基础,这一点值得肯定。另外,就新济贫法的实施,作者有意识避开繁琐的史实陈述,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如农民、工人、地方政府以及慈善组织需求差异和地区差异,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济贫法实施的曲折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财富的增加,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济贫事务日益复杂化,对济贫官员的专业要求日渐提高,女性监督官和工人监督官进入管理领域,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注重舆论宣传和专业培训,关注群体利益的保护,人性化管理色彩渐浓,济贫官员协会雨后春笋般建立,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这些内容的出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和新角度,值得肯定。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范围与相关术语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工业革命前的济贫管理

第一节 早期对流民的管制与救济

一、早期对流民的管制

二、管制与救济的结合

第二节 教区济贫的发展与演变

一、教区济贫及其管理

二、院外救济的扩大

三、教区济贫的缺陷与应对

第二章 工业革命初期的济贫管理

第一节 失业问题的加剧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二、失业加剧的原因及分析

第二节 工业革命初期济贫管理的反思与应对

一、教区济贫管理的变化

二、济贫管理的反思与应对

第三章 济贫管理从地方向中央的过渡(1795-1834)

第一节 废除还是改革

一、对津贴制度的批评与反思

二、废除主义的高潮-1817年专门委员会的召开

第二节 地方改革的尝试与“新济贫法”的出台

一、废除主义的改变

二、地方政府的济贫改革与1834年济贫法的出台

第四章 中央济贫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834-1870)

第一节 “新济贫法”的推广与实施

一、社会背景

二、“新济贫法”的推广与实施

三、反济贫法运动

第二节 济贫院的内部管理及其调整

一、主要管理人员

二、院内管理及其调整

第五章 济贫法框架下的有限社会保障与管理(1870-1914)

第一节 济贫管理的新变化

一、社会背景的改变

二、新管理者的出现

三、地方政府事务部的应对与管理

四、济贫官员的专业化和组织化

第二节 院外救济与院内管理的变化

一、有限社会保险的实施

二、院外救济的变化

三、院内临时贫困者的改变

结语:英国济贫法管理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济贫法大事年表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795-1914-英国济贫管理体系演变-廊师研究文库.历史卷-(第一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