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晓林,陈胜利主编
页数:260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16306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服务培训工作,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为目标,期望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建设新农村、过上新生活。全书共7个模块,内容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强化意识和精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养,树立现代生产理念;弘扬乡风文明,彰显乡村之魂;建设美丽乡村,共创美好家园;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丰富乡村文化,创造幸福生活。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通俗、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本书既可作为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学习参考。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及时修订。
作者简介
吴晓林,高级农艺师1985.7至1998.4金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副所长、所长1998.4至2012.3金山区花木实验站站长2012.3至今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金山分校校长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服务培训工作,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为目标,期望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建设新农村、过上新生活。全书共7个模块,内容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强化意识和精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养,树立现代生产理念;弘扬乡风文明,彰显乡村之魂;建设美丽乡村,共创美好家园;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丰富乡村文化,创造幸福生活。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通俗、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本书既可作为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学习参考。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及时修订。
目录
第一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背景…………………………1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背景………………………….1
二、什么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
第二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功能……………………….12
一、专业大户………………………………………………….12
二、家庭农场………………………………………………….16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27
四、农业龙头企业……………………………………………35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联系与区别……………….35
第三节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的主力军…………………38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40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42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和素质…………………………45
四、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类型……………………………46
五、怎样才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51
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59
模块二强化意识和精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3
第一节新型职业农民意识:打造新型农民观念…………..63
一、法律意识………………………………………………….63
二、保护环境意识……………………………………………70
三、质量安全意识……………………………………………73
四、品牌效应意识……………………………………………96
五、产业化经营意识………………………………………102
第二节新型职业农民精神:共筑新时代的农业梦………117
一、爱国主义精神………………………………………….117
二、崇仁厚德精神………………………………………….119
三、诚实守信精神………………………………………….121
四、爱岗敬业精神………………………………………….128
五、勇于创新精神………………………………………….132
六、大国工匠精神………………………………………….138
模块三提升农民素养树立现代生活理念…………………147
第一节农民素养:认识新型职业农民素养………………..147
一、素养的内涵…………………………………………….147
二、农民新生活需要培育新素养……………………….148
三、新型职业农民素养的形成………………………….151
第二节科学文化素养:造就新型农民………………………154
一、科学文化素养的内涵………………………………..154
二、当前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现状……………………155
三、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的策略………………………….156
第三节创业素养:开辟农村发展新渠道…………………..158
一、创业素养的内涵………………………………………158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路……………………………..163
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素养的提升……………………168
第四节信息素养:信息社会的呼唤…………………………169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169
二、运用平台信息把握市场脉搏……………………….170
三、农民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176
模块四弘扬乡风文明彰显乡村之魂………………………..179
第一节优良家风: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79
一、优良家风的内涵………………………………………179
二、优良家风的重要性……………………………………188
三、优良家风的培养和传承……………………………..191
第二节文明乡风:乡村整体的文化素养…………………..194
一、文明乡风的内涵………………………………………19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乡风………………………….196
三、文明乡风的培育………………………………………201
第三节新乡贤文化: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206
一、新乡贤文化的内涵……………………………………206
二、新乡贤文化的示范引领……………………………..208
三、农村需要新乡贤………………………………………210
四、新乡贤的培育………………………………………….211
模块五建设美丽乡村共创美好家园…………………………..214
第一节美丽乡村建设:历史背景…………………………….214
一、以粮为纲发展阶段……………………………………215
二、市场化发展阶段………………………………………215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216
第二节创建美丽乡村:目标和意义…………………………217
一、创建“美丽乡村”的目标………………………….217
二、创建“美丽乡村”的意义………………………….218
第三节建设美丽乡村:基本内涵…………………………….220
一、舒适的人居环境………………………………………221
二、适度的人口聚集………………………………………223
三、新型的居民群体………………………………………225
四、优美的村落风貌………………………………………227
五、良好的文化传承………………………………………230
六、鲜明的特色模式………………………………………232
七、持续的发展体系………………………………………235
模块六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242
第一节布局规划:呈现村庄整体风貌………………………242
一、做好村庄整体布局规划……………………………..242
二、乡村道路系统规划……………………………………243
三、乡村住宅功能布局……………………………………245
第二节整洁卫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47
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247
二、厕所生态卫生改建……………………………………253
三、村庄绿化设计………………………………………….257
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259
第三节保护环境:营造生态和谐人居………………………261
一、防治农业环境污染……………………………………261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62
三、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64
模块七丰富乡村文化创造幸福生活………………………..267
第一节乡土文化: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267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267
二、乡土文艺的弘扬与创新……………………………..289
三、乡土手工艺的回归……………………………………291
第二节农业文化: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302
一、农耕文化是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302
二、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现代农业文化…………………312
三、农家书屋架起农业文化的信息桥…………………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