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封面

作者:王璐著

页数:203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96016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作为从事财经报道多年的记者,看到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初生、重要性以及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觉得有必要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在民营银行即将大规模成立时,先把风险管理问题提到一个高度,从而有利于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这个领域在当前的经济研究中还属于较为空白。参考资料不多,主要是国外的参考资料,因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璐,1983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宗教经济学博士后、MBA特聘导师。曾任《经济日报》金融室副主任、证券版主编。
十年财经记者生涯,历练出敏锐的嗅觉和丰富的阅历。多次荣获“首都优秀女记者”“经济日报十佳记者”“经济日报先进个人”称号。
代表作品有:《金融改革驶向深水区》《资产管理公司“风景独好”》《金融租赁如何四两拨千斤》《大资金为何青睐“信托”》《理性看待流动性波动》《政府性债务是怎么形成的》《互联网金融监管要更精准》《防范金融市场过度杠杆化》《房产税扩容的积极效应》《强麦期货助粮食产业升级》《白春礼:于至微处寻至远》《杜祥琬:享受真正的辽阔》《李振声:梦里麦田是金黄》《程相文:为了大地的丰收》《张宇:画不尽百味人生》……

本书特色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作为从事财经报道多年的记者,看到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初生、重要性以及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觉得有必要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在民营银行即将大规模成立时,先把风险管理问题提到一个高度,从而有利于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这个领域在当前的经济研究中还属于较为空白。参考资料不多,主要是国外的参考资料,因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
一、问题的提出2
二、目前国际研究成果10
三、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及不足20
四、本书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1
第二节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22
一、关于民营银行概念的争议22
二、民营银行的定义23
第三节研究内容和思路25
一、研究内容25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25
三、可能的创新及不足26
第二章指导本书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其运用27
第一节信用经济学28
一、理论概述28
二、对本书的指导意义29
第二节金融深化理论30
一、理论概述30
二、对本书的指导意义31
第三节内控风险管理的“帕累托优化”32
一、理论概述32
二、对本书的指导意义33
第四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34
一、理论概述34
二、对本书的指导意义35
第三章民营银行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37
第一节民营银行的历史沿革45
一、山西票号45
二、金城银行49
三、民生银行52
第二节民营银行的现状和挑战59
一、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59
二、民营银行存在的挑战62
第三节民营银行风险管理难点63
一、观念认识上不足63
二、金融改革和开放的冲击65
三、国内大银行的挤压67
四、民营银行市场定位模糊68
五、金融管理人才缺乏69
六、关联交易诱惑不易抵挡70
第四章民营银行风险类型及成因71
第一节民营银行风险类型72
一、公众信任风险72
二、行业竞争风险73
三、银行资本金不足带来的风险74
四、银行吸收存款不足和初期亏损风险74
五、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74
六、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风险75
七、投资失误和资金链断裂的风险75
八、合伙人亡故等人事风险76
九、信用风险77
十、流动性风险80
十一、利率汇率风险81
十二、自然和社会风险86
十三、电子网络技术风险88
第二节民营银行风险成因89
一、宏观原因89
二、具体原因92
第五章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101
第一节境外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研究102
一、台湾地区民营银行风险管理模式102
二、香港地区民营银行风险管理模式106
三、新加坡民营银行风险管理模式114
四、美国民营银行风险管理模式120
第二节网络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研究129
一、美国网络民营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129
二、欧洲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135
第三节各国各地区民营银行风险管理模式比较139
一、各国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的共同点140
二、各国民营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142
三、启示143
第六章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目标和模式147
第一节我国民营银行风控的目标、模式148
一、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148
二、近期目标(大约2015—2020年)148
三、中期目标(大约2020—2030年)149
四、远期目标(大约2030—2040年)149
第二节实现途径149
一、政府的角色149
二、市场的角色152
三、银行的角色156
第七章我国民营银行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173
第一节宏观层面——制度建设174
一、法治建设174
二、征信体系建设175
三、放松管制之手,更好地还权于市场177
四、引导银行回归实体经济,而不仅仅是服务实体经济178
五、给予新生的民营银行政策扶持179
第二节中观层面——市场体系179
一、门槛方面:民营银行应有“国民待遇”179
二、退出方面:存款保险、利率市场化和退出机制等配套要跟上180
三、运行过程:以《巴塞尔协议Ⅲ》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为准绳181
四、民营银行审批数量要适度,避免一哄而上182
五、引导银行回归风险管理本原,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183
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机构信誉评级制度184
七、初期要限制地域经营,但应避免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185
八、强化监管的法律制度、确立“监管即服务”的意识186
第三节微观层面——民营银行187
一、精准的自身定位187
二、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实施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避免关联交易188
三、建立完善的外部治理结构189
四、民营银行建立合理的内控策略189
五、建立专业的全程信贷风控体系190
六、管理团队的激励机制191
七、积极融入网络银行等“新业态”发展192
八、加强与大银行的合作192
九、对于扩张的把控要适度193
十、增加“保费融资”“存贷证券业务”“贵宾专享信贷”等金融创新194
十一、实施利率分层管理195
十二、成立独立的“风险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部门195
参考文献197
后记20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