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同位素旋回地层:碳酸盐岩地层对比及成因解释指标

封面

作者:李玉成

页数:139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73120130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二叠/三叠纪之交,是地球历史上生物与环境变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鉴于其成因的研究对协调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启示意义,近年来一直是热点研究领域。本书对华南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初的碳酸盐岩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碳氧同位素的地层研究,在同位素旋回地层识别和对比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建立了碳酸盐岩地层的高精度划分对比的模式;在利用稳定同位素解释碳酸盐地层形成环境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碳氧同位素和沉积记录表明,二叠纪末海洋为缺氧环境,伴随着有大量的有毒所水化合物,而生物集群绝灭可能与气水化合物从海底的快速释放有关。
本书可供从事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碳酸盐岩地层与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特色

《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同位素旋回地层–碳酸盐岩地层对比及成因解释指标》(作者李玉成)对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同位素地层研究,以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与古生物地层学相结合,借鉴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在同位素旋回地层的识别和对比方面取得很有意义的成果,建立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的同位素地层序列和旋回,进一步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同时,在利用同位素方法探讨华南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形成环境方面也有重要进展,对生物集群绝灭成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专著首次提出了碳酸盐岩沉积的同位素旋回地层概念以及识别对比方法,并用大量包含丰富信息量的同位素地层图来直观展示。这为今后的类似研究提供了范例。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氧同位素地层原理和研究简史
1.3 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前言

序 二叠/三叠系界线既是两系之间的界线,同时又是古生界和中生界之间的分界。在长期平静渐进的生物演化之后,在该界线上发生了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对生物进程影响最为深远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充分挖掘该界线地层中记录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研究古环境的背景演化,对识别生物集群绝灭过程和成因,协调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而稳定同位素旋回地层的研究就是探讨海相碳酸盐岩形成环境的较实用方法之一。 本书对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同位素地层研究,以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与古生物地层学相结合,借鉴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在同位素旋回地层的识别和对比方面取得很有意义的成果,建立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的同位素地层序列和旋回,进一步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同时,在利用同位素方法探讨华南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形成环境方面也有重要进展,对生物集群绝灭成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专著首次提出了碳酸盐岩沉积的同位素旋回地层概念以及识别对比方法,并用大量包含丰富信息量的同位素地层图来直观展示。这为今后的类似研究提供了范例。 这是我国目前较系统、全面研究碳酸盐岩同位素旋回地层的一本专著,国外的同类研究也不多见,在地层学、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地球化学、进化生物学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故作序予以介绍和推荐。 盛金章 2003年2月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同位素旋回地层:碳酸盐岩地层对比及成因解释指标》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