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农牧一体化的原理与技术途径

封面

作者:关法春等著

页数:163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55175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关法春等著的《农牧一体化的原理与技术途径》共分七章,由历年来总结的材料和发表的论文整理而成,主要以“玉米田养鹅”为例,介绍“农牧一体化”的原理,并研究“玉米田养鹅”模式的生产一生态效应。第1章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生态农业应对模式的应用分析,并提出“农牧一体化”理论体系和技术模式;第2章提出了“农牧一体化”理论体系,对该理论的含义、指导思想、理论构成和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的阐述;第3章主要介绍养殖场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对鹅生长发育及生产效果的影响;第4章主要介绍玉米田养鹅模式下的植株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平衡状况;第5章主要介绍了玉米田养鹅措施对杂草群落多样性特征、玉米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土壤温度的影响机制;第6章主要通过能值分析方法,明确“玉米田养鹅”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能值产出情况、环境负荷大小和可持续能力;第7章主要通过对“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碳平衡关键过程的研究,初步明确“玉米田养鹅”模式的碳收支结果。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七章,由历年来总结的材料和发表的论文整理而成,主要以“玉米田养鹅”为 例,介绍“农牧一体化”的原理,并研究“玉米田养鹅”模式的生产一生态效应。第1章主要 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生态农业应对模式的应用分析,并提出“农牧一 体化”理论体系和技术模式;第2章提出了“农牧一体化”理论体系,对该理论的含义、指 导思想、理论构成和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的阐述;第3章主要介绍养殖场地的时空分布特征 对鹅生长发育及生产效果的影响;第4章主要介绍玉米田养鹅模式下的植株养分吸收和土壤 养分平衡状况;第5章主要介绍了玉米田养鹅措施对杂草群落多样性特征、玉米生长及经济 效益的影响,以及土壤温度的影响机制;第6章主要通过能值分析方法,明确“玉米田养鹅”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能值产出情况、环境负荷大小和可持续 能力;第7章主要通过对“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碳平衡关键过程的研究,初步明确“玉米 田养鹅”模式的碳收支结果。

目录

1 绪论1.1 选题背景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 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选择1.2.2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1.2.3 “农牧一体化”理论体系及技术途径的提出
2 “农牧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概述与技术途径2.1 农牧一体化的含义和特点2.1.1 农牧一体化的含义2.1.2 农牧一体化的生产特点2.2 农牧一体化理论的指导思想2.3 农牧一体化的理论构成2.3.1 生理学理论2.3.2 生态学理论2.3.3 农业气候学理论2.3.4 土壤学理论2.4 技术途径2.4.1 玉米田养鹅2.4.2 林下藏猪放养2.5 结论3 “农牧一体化”模式下养殖场地时空特征及肉鹅生长发育状况3.1 农牧耦合生产方式下不同批次肉鹅养殖效应研究3.1.1 研究地自然状况和研究方法3.1.2 结果与分析3.1.3 讨论和结论3.2 不同生产方式下肉鹅养殖场地的贡献及生产效果3.2.1 研究地自然状况3.2.2 试验材料与方法3.2.3 结果与分析3.2.4 讨论3.2.5 结论3.3 不同养殖场地时空特征下的鹅生长发育状况3.3.1 材料与方法3.3.2 结果与分析3.3.3 讨论3.3.4 结论4 “农牧一体化”生产模式的养分吸收与养分平衡特征4.1 材料与方法4.1.1 研究区概况4.1.2 试验设计4.1.3 各处理中物质投入和产出分析4.1.4 样品采集与分析4.1.5 养分运移、利用和平衡的计算4.1.6 数据处理4.2 结果4.2.1 不同处理下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含量4.2.2 不同处理下玉米产量与地上部分养分吸收的关系4.2.3 不同处理下养分收获指数以及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4.2.4 不同处理下养分投入、产出以及表观平衡4.2.5 不同处理下的经济效益4.3 讨论4.3.1 不同处理对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4.3.2 不同处理对养分表观平衡和经济效益的影响4.4 结论5 “玉米田养鹅”措施对杂草群落多样性特征、玉米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5.1 养鹅措施对玉米田杂草群落生态特征的影响5.1.1 试验地区域概况5.1.2 研究方法5.1.3 结果与分析5.1.4 讨论5.1.5 结论5.2 西藏东南缘农牧复合系统——“玉米田养鹅”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效益分析5.2.1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5.2.2 结果与分析5.2.3 讨论与结论5.3 “玉米田养鹅”措施对杂草群落结构、系统多样性以及生产效益的影响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5.3.2 结果与分析5.3.3 讨论5.3.4 结论5.4 土壤和植株性状对玉米田养鹅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响应5.4.1 试验区概况5.4.2 研究方法5.4.3 结果与分析5.4.4 讨论5.4.5 结论5.5 “玉米田养鹅”农田生态系统下的土壤温度影响机制5.5.1 试验区域概况5.5.2 研究方法5.5.3 结果与分析5.5.4 讨论5.5.5 结论6 “玉米田养鹅”农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6.1 试验材料与方法6.2 结果与分析6.2.1 不同模式下投能结构分析6.2.2 不同模式下能值投入与产出分析6.2.3 能值指标分析6.3 讨论6.4 结论7 “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碳平衡关键过程研究7.1 研究方法7.1.1 实验设计7.1.2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7.1.3 样品测定方法7.1.4 计算方法7.1.5 碳收支计算方法7.1.6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7.2 “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下物质积累、分配以及系统碳同化特征7.2.1 结果与分析7.2.2 讨论7.2.3 小结7.3 “玉米田养鹅”模式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季节消长规律7.3.1 结果与分析7.3.2 讨论7.3.3 小结7.4 “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下碳排放以及易氧化有机碳库特征7.4.1 结果与分析7.4.2 讨论7.4.3 小结7.5 “玉米田养鹅”生产模式下碳收支和碳平衡结果7.5.1 结果与分析7.5.2 讨论7.5.3 小结7.6 结论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农牧一体化的原理与技术途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