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信仰 体裁 社会-从爱沙尼亚民俗学的角度分析

封面

作者:(爱沙尼亚)于鲁·瓦尔克(UloVal

页数:150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2009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于鲁瓦尔克教授,爱沙尼亚社会学家。近25年来,爱沙尼亚民俗学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就是改变从前民俗学的一国研究模式,转向了国际化的民俗学研究。民俗学者还打破学科界限,与相邻学科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文艺学等加强对话,本书正是突破传统民俗学模式和学科疆界的一种尝试。

作者简介

 董晓萍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8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自1994年起,先后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芬兰约恩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远东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高访和从事合作研究。国际民俗学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数字民俗学和跨文化学。

本书特色

爱沙尼亚民俗档案化工作始于19世纪末,但民俗学者的研究仍倾向于芬兰学派,同时也关注民俗的社会文化研究,语言学居于主流研究地位。爱沙尼亚归属苏联期间,民俗学的主要工作是保存民俗档案和在新意识形态系统下从事学科建设。塔尔图大学参与了此前和此后国家教育体制的变迁与民俗学发展的全部历程。1991年爱沙尼亚再次独立,民俗学研究改变了苏联时期的孤岛状态,发展国际化研究。当代爱沙尼亚民俗学充满了争论、多样化的概念和研究问题。但它仍是一种系统的、批评性的对传统的研究。

目录

总序 I

前言1

第一节民俗学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爱沙尼亚民俗学史 8

第三节民俗学的互文性研究方法:魔法故事研究31

第四节人类学本体论的转向、亲历故事与人兽变形民俗50

第五节民俗与他者:传说构建社会现实 70

附录一主要参考书目一101

附录二爱沙尼亚民俗学术语手册11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信仰 体裁 社会-从爱沙尼亚民俗学的角度分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7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