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怒云编著
页数:580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38851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李怒云、袁金鸿主编的《林业碳汇论文精选/碳汇中国系列丛书》精心遴选了自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60篇论文,按照林业碳汇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森林碳汇的基础研究、林业碳汇产权与碳汇交易等专题加以整理、汇集,编辑成书,不仅方便科技和管理人员学习林业碳汇相关知识,为从业人员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也为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消除碳足迹等公益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 林业碳汇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碳管理之路
解读“碳汇林业”
中国绿色气候基金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例
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政策机制及对策研究
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分析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概述
加快林业碳汇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中国林业碳管理
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与管理
浅谈“碳中和”会议
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我国林业的立场及对策建议
中国林业碳汇管理现状与展望
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
森林碳伙伴基金运行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林业碳汇的经济属性分析
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
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
林业碳汇与碳税制度设计之我见
聚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回顾与前瞻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展碳汇林业正当时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林业建设
关于发展碳汇林业的理性思考
凝聚全球共识见证中国担当——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周年回眸
(上、下)
气候变化谈判,走过风云变幻20年——气候变化谈判历程和南非德班
气候大会展望
谈判艰难德班气候大会终获新成果——气候变化谈判历程和南非德班
气候大会观察
多哈气候大会开启通向希望之门
华沙气候大会通过有关林业一揽子决定
利马气候大会就新协议谈判达成相关决定林业议题继续受到普遍关注
部分国家REDD+国家战略文件背景分析
LuLuCF报告和核算规则现状、问题及趋势
澳大利亚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应对气候变化
中篇 森林碳汇的基础研究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
1977~2008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汇的时空变化
198l~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I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
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全球变暖、碳排放及不确定性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贮量与固碳量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贮量研究
REDD+对我国木材进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篇 碳汇产权与碳汇交易
国际、国内碳市场的发展展望
中国的碳交易之路:中国碳市场建设概况简论国际碳和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
场
美国林业碳汇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自愿碳汇市场的补偿标准
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国内外林业碳汇产权比较研究
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
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林业碳汇交易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伐木制品相关议题国际谈判进展及各国应对策略分析
基于HAsM的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模拟
基于社会偏好的森林生态服务产品自愿供给路径分析
促进林业生态产品生产与发展对策建议——以林业碳汇为例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三期的改革及其启示
前言
上篇 林业碳汇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碳管理之路
解读“碳汇林业”
中国绿色气候基金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例
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政策机制及对策研究
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分析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概述
加快林业碳汇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中国林业碳管理
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与管理
浅谈“碳中和”会议
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我国林业的立场及对策建议
中国林业碳汇管理现状与展望
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
森林碳伙伴基金运行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林业碳汇的经济属性分析
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
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
林业碳汇与碳税制度设计之我见
聚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回顾与前瞻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展碳汇林业正当时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林业建设
关于发展碳汇林业的理性思考
凝聚全球共识见证中国担当——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周年回眸
(上、下)
气候变化谈判,走过风云变幻20年——气候变化谈判历程和南非德班
气候大会展望
谈判艰难德班气候大会终获新成果——气候变化谈判历程和南非德班
气候大会观察
多哈气候大会开启通向希望之门
华沙气候大会通过有关林业一揽子决定
利马气候大会就新协议谈判达成相关决定林业议题继续受到普遍关注
部分国家REDD+国家战略文件背景分析
LuLuCF报告和核算规则现状、问题及趋势
澳大利亚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应对气候变化
中篇 森林碳汇的基础研究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
1977~2008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汇的时空变化
198l~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I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
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全球变暖、碳排放及不确定性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北京城市园林树木碳贮量与固碳量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贮量研究
REDD+对我国木材进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篇 碳汇产权与碳汇交易
国际、国内碳市场的发展展望
中国的碳交易之路:中国碳市场建设概况简论国际碳和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
场
美国林业碳汇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自愿碳汇市场的补偿标准
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国内外林业碳汇产权比较研究
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
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林业碳汇交易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伐木制品相关议题国际谈判进展及各国应对策略分析
基于HAsM的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模拟
基于社会偏好的森林生态服务产品自愿供给路径分析
促进林业生态产品生产与发展对策建议——以林业碳汇为例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三期的改革及其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