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动物微生物学(第3版)

封面

作者:河南农业大学

页数:4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90954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动物微生物学(第三版)》分理论教学与实验指导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微生物学总论、免疫学基础、细菌学与病毒学各论以及与食品卫生有关的微生物等内容;后一部分包括19项动物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内容编排力求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并注重突出动物微生物学的特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录

第三版前言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绪论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形态二、细菌的结构第二节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单细胞性真菌二、多细胞性真菌第三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一、病毒的形态二、病毒的结构第四节 其他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一、放线菌二、螺旋体三、霉形体四、衣原体五、立克次氏体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理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一、水分二、干物质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一、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三、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四、微生物的酶五、微生物的呼吸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第三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二、细菌的繁殖方式三、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生长曲线四、细菌的培养特性第四节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一、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二、真菌繁殖的方式三、真菌的培养特性第五节 病毒的增殖与培养一、病毒的增殖二、病毒的培养方法三、病毒的培养特性第三章 微生物分类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第二节 细菌的分类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二、细菌的分类方法三、细菌的分类体系四、细菌的分类单元与等级五、细菌的命名原则第三节 病毒的分类一、病毒的分类原则二、病毒的分类系统三、病毒的命名规则第四章 微生物生态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第三节 空气和水的微生物生态学第四节 动物微生态学一、反刍动物微生态学二、非反刍动物微生态学第五节 微生态平衡一、微生态平衡的概念二、微生态平衡的标准三、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第六节 微生态失调一、微生态失调的概念二、微生态失调的分类三、微生态失调的影响因素四、菌群失调的调整
第五章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一、温度二、干燥三、渗透压四、光线和射线五、超声波六、氧化还原电势七、滤过除菌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一、化学消毒剂二、化学治疗剂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二、核酸与性状遗传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现象一、形态结构的变异二、毒力的变异三、培养性状的变异四、生化特性和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异第三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一、非遗传性变异二、遗传性变异第四节 人工定向变异的方法及应用一、筛选二、人工诱变三、杂交育种四、基因工程五、基因工程的应用第七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传染第一节 病原菌的毒力一、构成病原菌毒力的因素二、病原菌毒力的测定第二节 病原菌的传染一、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二、病原菌传染的表现形式三、病原菌的排出途径
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第一节 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二、免疫细胞三、细胞因子第二节 抗原与抗体一、抗原二、抗体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一、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二、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第四节 免疫应答一、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二、特异性免疫应答三、抗传染免疫四、免疫耐受和免疫缺陷第五节 变态反应一、Ⅰ型变态反应二、Ⅱ型变态反应三、Ⅲ型变态反应四、Ⅳ型变态反应第六节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一、免疫学诊断二、免疫学防治
第九章 重要的病原菌第一节 分支杆菌属一、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和禽分支杆菌二、副结核分支杆菌第二节 炭疽杆菌第三节 猪丹毒杆菌第四节 葡萄球菌与链球菌一、葡萄球菌二、链球菌第五节 假单胞菌属一、鼻疽假单胞菌二、铜绿假单胞菌第六节 厌氧芽孢杆菌属一、肉毒梭菌二、魏氏梭菌三、破伤风梭菌四、气肿疽梭菌五、腐败梭菌六、诺维氏梭菌第七节 嗜血杆菌属第八节 布氏杆菌属第九节 多杀性巴氏杆菌第十节 沙门氏菌属第十一节 埃希氏菌属第十二节 李氏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第十三节 禽波氏杆菌第十四节 军团杆菌第十五节 病原性真菌一、假皮疽组织胞浆菌二、皮肤丝状菌三、镰刀菌属四、曲霉菌属……

第十章 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第十一章 其他病原微生物第十二章 与动物性食品卫生有关的微生物实验指导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动物微生物学(第3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6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