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

封面

作者:周超著

页数:29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94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比较文化行政法学的立场出发,对于日本以《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体系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对中国和日本的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分析。作者立足于中国文化遗产之法律保护状况的基本现实,在开展文化遗产相关跨文化行政法之中日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努力探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法制体系建设的经验和今后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

周超,陕西省商州人,法学博士,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教学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国际私法、知识产权法和文化遗产保护法等。主要的最译述有:《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合最)、《职工参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独最),《公序良俗问题的民法解读》(法律出版社2007年、合最)、《日本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合译)等;在国内CSSCI以及日本的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译文等20余篇。

本书特色

  周超最的这本《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 日比较研究》从比较法学的立场出发,对于日本以《 文化遗产保护法》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进 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对中国和日本的 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分析 。作者立足于中国文化遗产之法律保护状况的基本现 实,在开展文化遗产相关跨文化行政法之中日比较研 究的过程中,努力探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之法制体系 建设的经验和今后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方向。

目录

导言 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
第一章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 日本对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一 “文化财”与“文化遗产”二 日本文化遗产的法律定义第二节 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类一 《文化遗产保护法》中的文化遗产类型二 《文化遗产保护法》之外的文化遗产第三节 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级一 文化遗产分级的含义二 依据价值和重要性的文化遗产分级
第二章 战前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变迁第一节 《古器旧物保存法》与全国宝物临时调查一 《古器旧物保存法》的制定与实施二 全国宝物临时调查局的组建与调查第二节 从《古社寺保存法》到《国宝保存法》一 古社寺保存运动与《古社寺保存法》的制定二 《国宝保存法》对《古社寺保存法》的继承与发展第三节 《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与《重要美术品保存法》一 《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的出台及其内容二 《重要美术品保存法》的制定及其内容
第三章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及历次修订第一节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背景-一 战时的临时保护措施与战后的紧急调查二 《文化财保护法(草案)》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及主要内容一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二 现行《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内容概要第三节 《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重大修订一 1954年修订:创设无形文化遗产指定和选择记录制度二 1968年修订:设立文化厅和新建文化遗产保护审议会三 1975年修订:创设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和文化遗产保存技术制度四 1996年修订:创设文化遗产登录制度五 2004年修订:创设文化景观保护制度六 《文化遗产保护法》几经变迁的基本脉络
第四章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指定制度一 文化遗产的指定基准与指定程序二 指定程序的准用三 各类型文化遗产的指定件数第二节 无形文化遗产保持者与保持团体的认定制度一 个人认定二 综合认定三 保持团体认定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选定制度一 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选定二 重要文化景观的选定三 文化遗产之“保存技术”的选定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登录制度一 文化遗产登录制度的特点二 文化遗产的登录基准与登录程序第五节 文化遗产的选择记录制度一 “应该采取记录等措施”的无形文化遗产二 “有必要予以记录”的无形民俗文化遗产
第五章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第一节 文化遗产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一 国家的主要责任与义务二 地方公共团体(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三 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占有者等的责任与义务四 一般国民的责任和义务第二节 保存、保护和活用、利用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案例一 保存、保护的具体措施二 活用、利用的具体措施三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典型案例第三节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一 日本的世界遗产二 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第六章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立法变迁:从《文物保护法》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一 《文物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与《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背景与立法进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背景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定过程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点及其建构的法律制度一 立法宗旨及保护对象二 国家的保护责任和义务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制度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度五 传承人认定制度与全社会参与的传承和传播六 法律责任制度
第七章 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中日比较第一节 中日两国之间的基本国情差异一 国家意识形态背景的不同二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上的差异三 国家民族构成的不同第二节 立法模式:单行立法与综合性立法一 日本从单行立法到综合性立法的转变二 传统立法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影响第三节 原则性规定与法律的可操作性问题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分则规定的“总则化”二 原则性规定与可操作性之间的协调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认定的中日比较第一节 无形文化遗产、无形民俗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 无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民俗文化遗产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第二节 “人间国宝”“工艺美术大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 日本的“人间国宝”二 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三节 中国二元化传承人认定体系及其制度性缺陷一 文化遗产现行分类标准的混乱二 “工艺美术大师”与“传承人”等称号的权威性问题三 二元化认定体系的协调问题第四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的改进与完善一 整合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二 确立一元化的传承人认定体系
第九章 日本对文化景观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一节 文化景观:外来的与本土的概念一 《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中的“文化景观”二 《文化遗产保护法》中的“文化景观”三 《景观法》中的“良好景观”第二节 从名胜、良好景观到文化景观一 日本文化景观保护制度的酝酿阶段二 从名胜到古都历史风貌:文化景观保护制度的形成三 日本文化景观保护法制的统一化阶段第三节 日本重要文化景观选定制度的基本内容一 重要文化景观的选定申请与选定程序二 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与国家财税优惠措施三 法律责任制度第四节 他山之石:对中国文化景观保护制度的启示一 明确文化景观在现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二 明确文化景观保护的行政责任主体三 利用公益诉讼强化对文化景观的保护
第十章 日本的“庙会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一节 日本“庙会法”诞生的时代背景一 经济高速成长与农村“过疏化”二 “过疏五法”三 国民的生活方式变迁第二节 “庙会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内容一 “庙会法”的立法目的二 “庙会法”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三 基本方针和基本计划的制定与施行四 国家援助及财政金融政策的倾斜五 “庙会法”的实施现状第三节 日本“庙会法”对中国的启示一 庙会与中国社会二 庙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合理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化遗产保护法
附录2 关于利用地域传统艺能等资源、实施各种活动以振兴观光产业及特定地域工商业之法律(简称“庙会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及中日比较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6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