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纯刚著
页数:23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36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汶川地震后,章村居住空间的生成不仅仅表现为物理空间的生成过程,更是作为话语性实在被社会地建构的过程。震后居住空间作为话语性实在,是经由参与式话语、规划话语、技术话语、建筑话语、机构话语、政府官方话语、灾害话语等多重话语建构而成的。外部力量通过话语与权力的相互建构性,介入章村空间秩序的生产与干预,从而表明空间争夺成为章村震后居住空间生产的核心内容,即震后居住空间的生产表现为外部力量与社区争夺空间并实现意义表征的过程。这一空间争夺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特定空间形式的生产,二是由此空间形式所实现的特定的意义表征。空间争夺同样能够用于理解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社会工程中空间实践的运作逻辑。
作者简介
张纯刚(1986—),河北唐山人,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兴趣为灾害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和农村发展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入选2015年度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近年来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北京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本书特色
受2008年5·12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章村93.2%的 房屋倒塌,居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被迫中断,农房重 建成为震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灾害这一特 殊社会情境下,村落边界开放,国家和社会组织等多 主体介入章村农房重建,共同形塑了统规统建的村落 空间格局。审视章村住房重建过程可以发现,章村住 房重建明显区别于个体建造活动:建造行为由基金会 等外部力量主导,建造目标最强调作为整体的村庄重 建,农房重建所依据的是外部机构的制度性逻辑,而 非本地村民的日常逻辑。
张纯刚最的《筑与居–震后居住空间的建构/中 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认为,震后章村居住空间 的生成不仅仅表现为物理空间的生成过程,最是作为 话语性实在被社会地建构的过程。震后居住空间作为 话语性实在,是经由参与式话语、规划话语、技术话 语、建筑话语、机构话语、政府官方话语、灾害话语 等多重话语建构而成的。外部力量通过话语与权力的 相互建构性,介入章村空间秩序的生产与干预,从而 表明空间争夺成为章村震后居住空间生产的核心内容 ,即震后居住空间的生产表现为外部力量与社区争夺 空间并实现意义表征的过程。这一空间争夺包括两方 面含义,一是特定空间形式的生产,二是由此空间形 式所实现的特定的意义表征。空间争夺同样能够用于 理解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最新等社会工程 中空间实践的运作逻辑。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二节 研究田野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一节 灾害概念辨析一 作为名词的灾害二 作为定义的灾害第二节 灾害观的演变一 超自然灾害观二 自然灾害观三 社会灾害观第三节 灾害研究范式与议题一 范式与议题二 汶川震灾研究第四节 空间理论与经验研究一 空间的内涵及理论脉络二 空间的经验研究三 简评:空间的社会建构第五节 社会建构主义与话语分析一 社会建构主义的内涵二 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途径三 福柯的话语分析及意义第六节 常与非常:本文分析框架一 常的意涵二 常与非常:状态与过程三 常与非常框架下农房重建话语的建构过程
第三章 灾害宣称:非常之震与农房重建第一节 多难之邦:大灾与国家响应一 被告知的地震二 作为事实的伤亡数字三 权威人物的在场四 震灾应急预案与响应级别五 灾情统计制度六 规划出台第二节 重创之村:外部力量与农房重建一 震后章村面貌二 社区与灾后短期响应三 外部力量与灾后长期恢复重建四 社区议程与农房重建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空间生产:农房的统规统建第一节 统规统建方案的确立一 统规统建的优势二 专家资源的应用三 参与式社区工作方法第二节 重建进度的控制一 基金会与资金发放二 地方政府与重建进度三 村组干部与日常协调第三节 分歧与弥合一 援助金额的误解及发放方式二 维修加固有无补助三 施工队与工程监理的冲突四 被骂的风水先生五 弥合:盛大的拔河比赛第四节 新居:统规统建空间的落成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另类空间:农房重建的个体安排第一节 自建空间的生成一 全现浇结构房屋二 全木结构房屋三 未建成的木结构房第二节 统规空间的个体安排一 统规单包的房子二 统建新居的格局变迁三 统建新居泡水事件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话语丛:居住空间的建构第一节 居住空间:混杂现实的生成一 空间作为干预对象二 空间语义的生成第二节 话语丛:居住空间的社会建构一 外部力量还是内部力量:谁在重建二 整体还是个体:谁的目标三 制度性逻辑还是日常逻辑:谁的知识算数四 话语丛:话语性现实的建构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空间争夺及其含义第一节 灾害、混杂空间与话语丛一 灾害情境:回到社会内部二 空间生产:混杂空间与话语丛第二节 空间争夺及其含义一 空间意义与空间争夺二 章村个案及其引申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