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路开花编著
页数:236页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33376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一切皆空、境由心生、坐看云起、禅不可说、渡已渡人五章。内容包括: 为了心中的佛 ; 毒珠 ; 拯救翠鸟 ; 忏悔 ; 清云寺的木鱼声 ; 拈阄 ; 棍僧行一 ; 生命的声音 ; 断指 ; 取经 ; 山顶的月亮 ; 射中良心 ; 神医和尚 ; 小瓜和尚 ; 夺经 ; 寻宝等。
作者简介
一路开花:原名李兴海,云南宣威人,国内知名美文作家,实力派青春文学领军人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畅销期刊签约作家,《语文报》《疯狂阅读》等教育媒体专栏作者,24位全国中高考热点作家之一,著有《你若安好》《岁月静美》等三十部作品,并有大量文章入选全国中高考阅读试题。“作家领读系列”典藏图书、“作家成长励志系列”典藏图书曾获2013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相关资料
这三本色彩绚丽、融入禅宗妙语的禅意小书,是佛家遗落在人间的珍贵珠宝。那茫茫红尘中的一道灵光,悄然绽放在软软的纸面上,每一则故事都阐明了禅的事理,浅显的文字中深含奥义。通过这些隽永灵动的文字,你会发现:只要心中有禅,禅就无处不在。文中图文相配,给人留出了想象的空间。本人隆重推荐这套书。
推荐人周国平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一句一智慧,一篇一人生。《禅语人生》《禅说处世》《禅解情缘》这三本书是喧嚣尘世中的一道清泉,它寓教于乐,轻松活泼,理深而文浅,朗朗可读,妙趣横生。可擦掉人类心灵上的污迹,令人忘却这个世界的单调和乏味。这种阅读过程,如同一位美食家的味蕾之旅,你会发现生活中原来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
推荐人曹文轩
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能够指引人的心路。这是一部古老的佛经寓言宝典,更是打开现实人生的一把特殊的钥匙,读者们皆可在阅读中会心一笑,或是掩卷后默默沉思。相信本套书能够帮助人们领悟到人生的意蕴,寻找到智慧的结晶。赏心、悦目,而且怡人性情,为我们的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这便是本套书的魅力和影响所在了。
推荐人王大绩
本书特色
《禅说处世》主要收录《为了心中的佛》《清云寺的木鱼声》《山顶的月亮》《右手茶,左手禅》等禅意美文近90篇,将禅宗妙语、佛家智慧融入人生、生活、内心、外身乃至微观、自然,或娓娓道来,或启迪心智,或令人会心一笑,或叫人击掌赞叹。文小意隽,可谓“一花一世界,一语一菩提”。文中配有数十幅手绘画,为本书一大特色。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一切皆空/ 1
为了心中的佛 / 3
毒珠 / 8
拯救翠鸟 / 12
忏悔 / 16
清云寺的木鱼声 / 21
拈阄 / 25
棍僧行一 / 29
生命的声音 / 33
断指 / 36
取经 / 40
山顶的月亮 / 44
第二章:境由心生/ 49
射中良心 / 51
神医和尚 / 55
小瓜和尚 / 58
夺经 / 62
寻宝 / 66
佛在方寸间 / 69
寻找佛财 / 72
暖玉琵琶 / 75
破戒 / 79
断臂 / 82
绿罗刹 / 86
第三章:坐看云起/ 91
知音 / 93
养石兼养心 / 97
小镇僧寮宜品茶 / 104
一块翡翠,十分静好 / 108
今夜,与红茶对语 / 114
右手茶,左手禅 / 118
怀揣佛念,心如白莲 / 126
白沙的灵木 / 133
不等那些人 / 140
木鱼与钢刀 / 142
蝈蝈诵经 / 144
筷子书法 / 145
镣铐和枷锁 / 147
寺院里的老鼠 / 149
第四章:禅不可说/ 151
只可意会 / 153
盲僧 / 154
哑僧 / 156
云水僧 / 157
追随 / 158
心田 / 160
心眼 / 162
心贼 / 163
烹禅煮佛 / 165
方丈门前的绊脚石 / 167
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 169
落叶的用处 / 170
受罚的时间 / 172
无字经书 / 174
随遇而安 / 176
以退为进 / 178
第五章:渡己渡人/ 179
回归自我 / 181
拜佛的途中 / 182
自渡 / 184
自己过去 / 186
作茧自缚为腾飞 / 187
担当 / 189
你所扮演的角色 / 191
人的像素 / 193
舍己为人 / 194
冷暖自知 / 196
功德 / 198
过眼云烟 / 200
归属 / 202
忏悔 / 203
此时此刻 / 204
毒品 / 206
失落的鸟蛋 / 207
什么是智慧 / 209
什么最美 / 210
睡僧 / 211
救命的教训 / 213
无法替代 / 214
无言的聚会 / 215
心明眼亮 / 216
特殊的法会 / 217
童心 / 218
无花果 / 220
风中的树木 / 222
几片绿叶 / 224
灵苗 / 226
罗汉果 / 228
石雕僧 / 230
昙花一现 / 231
椰壳木鱼 / 233
走神儿 / 234
网上论禅 / 235
节选
《禅说处世》: “阿弥陀佛,很可惜啊,小徒身患重病,危在旦夕,十白是难以应命。”师父双手合十,一脸悲伤。所有弟子,一脸惊愕。忽听殿后鞋声橐橐,他走了出来,一身布衲,青衣光头,对师父施礼道:“师父,我好了,可以下山了。”一时间,师父无言以对。良久,仰天一叹,挥挥手,无言转入后殿。 他下山,随着大队人马。 耳边,是师父的声音:“你下山一定凶多吉少,要解此灾,唯有一法。” “何法?”他问。 “装疯,可躲一厄。”师父数着念珠。 他摇头,叩别师父,走出殿门。 然后,一路匆匆,来到京城。他住在馆舍里,布衣素食,对着宫廷送来的精细美食、秀色美女,望也不望一眼。他说,他心中有佛。 馆舍官员暗笑,道:“听说大师连木鱼也敲得一塌糊涂。”言外之意,佛在哪儿。他一指自己的心;意谓在这儿。 几天后,他拿着自己的图纸去拜见皇帝,细细叙说着自己的设计和规划。皇帝眉开眼笑,眼光发亮,当即授予他二品官职,并让他负责起建造陵寝事宜。 “贫僧可负责建造陵寝,但不愿为官。”他推辞道。 “不愿为宫?”显然,皇帝很不理解。 “不可能!”所有的官员瞪大眼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掸掸僧袍,笑了,缓缓退下。依然粗衣布衲,走向了施工现场,亲自监造。有时也跟工人一块儿搬料,扛木头。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僧人,更是一个负责建造陵寝的人。 三伏天,他冒着酷夏。三九天,他冒着严寒。 十年过去了。整整十年,一个青春的和尚已步入中年,由于长期的劳心劳力,由于艰难的调度和运作,他的鬓角已见星星白发。有时,夕阳西下时,遥望远处,他也想到了寺庙,想到了师父,也想向佛祖上一炷香,可他随即摇摇头,摆脱了自己的想法。 十年艰辛,十年血汗,一座绝世的艺术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一座高大的、金顶般的建筑立在蓝天下,红墙如胭脂,让人晕眩。下面是一级级台阶,向上攀登。金顶建筑四边,四座小巧玲珑的宝塔高高耸立。 皇帝见后,泪水直涌,喃喃道:“比我心中的还要美,爱妃,它只配你住。” 第二天,皇帝召他上殿。所有大臣都十分羡慕,知道这个和尚要富贵发达了。 他仍静静的,微笑着。 “来啊,把他的右手砍了。”皇帝吩咐卫士。 他微笑着,伸出右手,好像一点儿也不意外,连皇帝也惊奇,问:“你怎么不问为什么?” ”早巳知道,何必再问。”他淡淡地回答。 “知道什么?”皇帝惊讶。 “你十白贫僧再为别人设计,所以如此。”他仍波澜不惊。 他的右手被剁下。他并没有离开,整日在陵寝边徘徊观望,同时,在陵寝对面不远的山上,掏了一个洞。洞掏完不久,皇帝又让卫士带他上殿,他依然青衣布衲,飘飘而来,对着皇帝微微一笑:“我一切皆了,可以死了。” “你怎么知道要处死你?”皇帝睁大了血红的眼睛。 “我手虽断,可思想仍在,你怕我为别人设计更好的建筑。”他说。 受刑那天,他提出要见师父。老师父来了,须发斑白,一如十多年前一样,摸着他的头道:“你既知难逃一厄,为何还要下山?” 他微笑,仍如少年时,望着远处亭台楼阁道:“为了心中一个美丽的梦。”死后,按他的要求,一部分骨灰葬在他挖的洞里,和自己的设计遥遥相对;另一部分,则被师父带着回了山。圆寂前,师父指着骨灰罐,告诉身边弟子,把他的骨灰放在自己的塔中,“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佛家弟子,在他的心中,有一尊不变的佛,那就是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