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小平
页数:43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
ISBN:97870100186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编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的两本文选,在以后出第二版时将分别改称为《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
第三卷文选共有讲话、谈话等一百一十九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曾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小册子中和报纸上发表过的著作,这次编入文选时,又作了文字整理,许多篇根据记录稿增补了重要内容。
这本文选移入了前一本文选(一九七五—— 一九八二年)的最后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作为开卷篇,以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作为结束篇。
本书特色
| 本书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编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的两本文选,在以后出第二版时将分别改称为《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 |
| 第三卷文选共有讲话、谈话等一百一十九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曾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小册子中和报纸上发表过的著作,这次编入文选时,又作了文字整理,许多篇根据记录稿增补了重要内容。.. |
| 这本文选移入了前一本文选(一九七五—— 一九八二年)的最后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作为开卷篇,以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作为结束篇。… |
目录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
| (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 |
|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三日) |
| 一心一意搞建设 |
|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 |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
|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
| 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 |
|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四日) |
| 增进中印友谊,加强南南合作 |
|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
| 植树造林 |
|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二月) |
|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二日) |
| 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 |
| (一九八三年三月二日) |
|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
| 路子走对了,政策不会变 |
|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八日) |
|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
|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
| 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 |
| (一九八三年七月八日) |
|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
|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九日) |
| 为景山学校题词 |
| (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 |
| 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 |
|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二日) |
| 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
|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
| 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
|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
| 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 |
|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
| 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
|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 (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
| 我们非常关注香港的过渡时期 |
| (一九八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 |
|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 |
| 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
| (一九八四年十月三日) |
| 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
| (一九八四年十月六日) |
| 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
|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日) |
|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
| 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
|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
| 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 |
| (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
| 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
|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 |
| 中国是信守诺言的 |
|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
|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
| (一九八五年三月四日) |
| 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
| (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 |
|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
| (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 |
|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
| 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 |
|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 |
| 加强同欧洲的经济联系 |
|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八日) |
| 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 |
|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九日) |
|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
| (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月) |
|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 (一九八五年六月四日) |
| 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 |
|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
| 抓住时机,推进改革 |
|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一日) |
| 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 |
| (一九八年八月一日) |
|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 |
|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
|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 (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
|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
|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
|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
|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 |
|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 |
| 拿事实来说话 |
|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
| 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平政策 |
| (一九八六年四月四日) |
| 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 |
|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日) |
| 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
|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八日) |
| 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
|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
| 视察天津时的谈话 |
|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九日——二十一日) |
| 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 |
|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 |
|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
|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一月) |
| 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
|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
|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 |
|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八日) |
| 悼伯承 |
| (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
|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九日) |
| 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 |
|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
| 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
| 排除干扰,继续前进 |
| (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三日) |
| 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
| (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日) |
|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
| (一九八七年二月六日) |
| 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 |
|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八日) |
| 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
| (一九八七年三月三日) |
| 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 (一九八七年三月八日) |
| 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 |
|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
| 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
| 时的讲话 |
|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六日) |
| 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
|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
| 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 |
| (一九八七年四月三十日) |
| 警惕日本极少数人复活军国主义 |
| (一九八七年五月五日) |
| 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 |
| (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二日) |
|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
|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 |
| 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 |
|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
| 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 |
| (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
| 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 |
| (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 |
|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
|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
| 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
|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三日) |
| 十三大的两个特点 |
|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
|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
|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 |
| 理顺物价,加速改革 |
|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九日) |
|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
|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 |
| 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
| (一九八八年六月三日) |
| 在改革中保持生产的较好发展 |
| (一九八八年六月七日) |
| 形势迫使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 |
| (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二日) |
|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
| (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 |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十二日) |
| 中央要有权威 |
|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二日) |
| 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 (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
|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 |
|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
|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
|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
| 中国不允许乱 |
| (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 |
| 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
|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
|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
|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 |
|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
| (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
|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 |
| (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 |
|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 |
|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 |
| 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 |
| (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
| 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 |
| (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
| 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 |
| (一九八九年九月十六日) |
| 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
| (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
| 结束严峻的中美关系要由美国采取主动 |
| (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
| 会见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 |
|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
| 对二野历史的回顾 |
|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
|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 |
|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 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
|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 |
| 中美关系终归要好起来才行 |
|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日) |
| 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
| (一九九○年二月十七日) |
| 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
| (一九九○年三月三日) |
| 振兴中华民族 |
| (一九九○年四月七日) |
| 中国永远不允许别国干涉内政 |
| (一九九○年七月十一日) |
| 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 |
| (一九九○年九月十五日) |
|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
| (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
|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
|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二月十八日) |
| 总结经验,使用人才 |
|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 |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
| 注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