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懋镕主编;谷朝旭著
页数:18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305074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青铜敦类器,出现于春秋中叶,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继簋之后成为先秦时期青铜礼器组合中粢盛器的主流。敦类器形态较多,从平底到圜底,从盖、器扣合呈圜形到盖、器扣合呈球形,从器、盖不对称到器、盖对称,是青铜敦的总体发展脉络。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其定名、功用、发展脉络、器形演变及与相关器类的关系等方面,虽然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但仍存在较大分歧。本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敦为主要研究资料,适当参考部分时代明确的传世器,从青铜敦的定名与形制、类型学、功用、分期演变、组合、地域特征、与相关器类的关系及起源与消亡等8个方面对青铜敦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本书特色
青铜敦类器,出现于春秋中叶,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继簋之后成为先秦时期青铜礼器组合中粢盛器的主流。敦类器形态较多,从平底到圜底,从盖、器扣合呈圜形到盖、器扣合呈球形,从器、盖不对称到器、盖对称,是青铜敦的总体发展脉络。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其定名、功用、发展脉络、器形演变及与相关器类的关系等方面,虽然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但仍存在较大分歧。本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敦为主要研究资料,适当参考部分时代明确的传世器,从青铜敦的定名与形制、类型学、功用、分期演变、组合、地域特征、与相关器类的关系及起源与消亡等8个方面对青铜敦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目录
多卷本《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编写缘起青铜敦:非仿陶青铜器产生、演进的典型代表(代序)第一章 青铜敦的著录与研究简史 第一节 青铜敦的著录概况 第二节 青铜敦的研究简史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 青铜敦的定名及功用 第一节 青铜敦的定名 第二节 青铜敦的功用第三章 青铜敦的类型学分析 第一节 甲类敦 第二节 乙类敦第四章 青铜敦的分期演变 第一节 春秋中期偏早 第二节 春秋中期偏晚到春秋晚期偏早 第三节 春秋晚期偏晚到战国早期 第四节 战国中期 第五节 战国晚期第五章 青铜敦的组合 第一节 春秋中期偏早 第二节 春秋中期偏晚到春秋晚期偏早 第三节 春秋晚期偏晚到战国早期 第四节 战国中期 第五节 战国晚期第六章 青铜敦的区域分析 第一节 中原地区 第二节 海岱地区 第三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 第四节 巴蜀地区 第五节 北方地区 第六节 关西地区第七章 敦与相关器类的关系 第一节 敦与簋的关系 第二节 敦与盆的关系 第三节 敦与鼎的关系 第四节 敦与盒的关系 第五节 敦与豆的关系 第六节 “轨”敦非敦第八章 青铜敦的起源与消亡 第一节 青铜敦的起源 第二节 青铜敦的消亡附表附表1 有铭青铜敦统计表附表2 传世青铜敦统计表附表3 中原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附表4 海岱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附表5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附表6 巴蜀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附表7 北方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附表8 关西地区出土青铜敦统计表附表9 青铜敦型式演变表附表10 各期青铜敦型式数量统计表参考书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