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冉艳辉
页数:17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78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对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武汉及周边八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圈”、“成渝经济区”、武陵山片区等经济一体化合作区域逐渐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超越了省、市、县等原有的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区域内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地政府的行政管理则受到地域、事务和级别管辖权限的限制,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致使地方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成为影响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武陵山片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发展落后、民族成分复杂、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区域经济协作发展中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更是一个难题,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利益协调机制包括民间的利益协调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包括事前的合作机制和事后的纠纷解决机制。本书将对“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与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以下简称“龙凤示范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区域协作发展的规范、长效、多元的利益协调机制。
作者简介
冉艳辉,女,土家族,湖北省利川市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获法学博土学位;2012年成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曾任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讲师,现任教于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法治、宪政与民族区域自治。 郑洲蓉,女,土家族,湖北省建始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并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对区域问协调发 展的重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 济区、武汉及周边八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圈”、 “成渝经济区”、武陵山片区等经济一体化合作区域 逐渐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了省、市、县等原有 的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域。经济 发展需要在区域内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地政府的行政 管理则受到地域、事务和级别管辖权限的限制,经济 一体化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致使地方之间的利益协 调机制成为影响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武陵山 片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发展落后、民族成分复杂 、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区域经济协作发展中利益协调 机制的构建最是一个难题,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地区的 经验。利益协调机制包括民间的利益协调与政府之间 的利益协调,包括事前的合作机制和事后的纠纷解决 机制。冉艳辉、郑洲蓉编最的《中国区域合作中地方 利益协调机制研究–兼析武陵山片区龙凤经济示范区 的利益协调》将对“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与武陵 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 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区域协 作发展的规范、长效、多元的利益协调机制。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区域合作中的地方利益冲突一 区域的含义二 区域合作与冲突第二节 中国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冲突的法律协调机制一 中国区域合作中的地方利益冲突解决机制概述二 当前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三 在宪政视角下研究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的意义第三节 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本书的研究内容一 研究成果综述二 主要研究方法三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之理论基础第一节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与区域法治化一 区域法治与法治国家二 经济一体化区域法治化的特点第二节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之宪政基础一 人民主权原则的运用二 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的运用三 基本人权原则的运用四 法治原则的运用第三节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一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基本原则的分析路径二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中国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的规则体系第一节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规则体系之区域规划一 区域规划概述二 区域规划在地方利益协调规则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三 区域规划在地方利益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 区域法治化背景下对区域规划的再认识第二节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规则体系之行政协议一 行政协议在区域利益协调中的作用二 行政协议作为地方利益协调方式存在的问题三 区域法治化背景下对行政协议的再认识第三节 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觌则体系之协作立法一 区域协作立法概述二 区域协作立法作为地方利益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三 对区域协作立法作为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的再认识
第四章 中国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的组织体系第一节 中国区域合作中地方利益协调组织概述一 属于同一个大行政区域的地方利益协调组织二 不属于同一个大行政区域的地方利益协调组织第二节 域外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协调组织一 几种有代表性的区域合作利益协调组织二 域外区域合作利益协调组织对我国的启示第三节 中国区域合作利益协调组织的合法性检视一 行政协作组织的合法性检视二 立法协作组织的合法性检视三 司法机关协作的合法性检视四 组织机构一体化的合法性检视
第五章 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的探索第一节 武陵山龙凤示范区利益协调机制概述一 武陵山片区龙凤示范区的合作状况二 武陵山片区龙凤示范区利益冲突的特点三 武陵山片区龙凤示范区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第二节 武陵山龙凤示范区利益协调机制之反思一 现有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在龙凤示范区的运用与突破二 对行政权威过分依赖是龙凤示范区等欠发达区域的普遍问题三 要重视区域非正式利益协调方式的作用四 完善龙凤示范区地方利益协调机制还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第三节 区域协作立法的经验——《酉水河保护条例》的探索一 不同宪政体制下的区域立法合作概述二 《酉水河保护条例》的制定背景三 《酉水河保护条例》的制定过程四 区域立法合作的经验总结——《酉水河保护条例》制定过程的启示五 区域立法合作的未来展望——《酉水河保护条例》引发的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历次工作联席会议纪要
附录二 龙凤示范区酉水河保护立法联席会议纪要
附录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河保护条例(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