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指导

封面

作者:王金龙主编

页数:163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14445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供给侧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素质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全面系统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发展规划和学业指导。本书以大学与职业生涯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详细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大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职业兴趣、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职业方向的方法和原则。并侧重对大学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做好各种职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本书在内容上既有系统的理论、模型分析,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自我测试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职业发展决策,进而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发展规划,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作者简介

  王金龙,满族,1969年11月生,辽宁岫岩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学生处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1991年起在沈阳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95年起在原辽阳石油化纤高等专科学校任教,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02年起,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历任辅导员、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兼任学生处副处长、学生处处长等职务。期间,2007年7月—2010年6月在延边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学习,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在科研方面,作为组织者申报完成团中央课题1项,完成省课题2项,在研1项;作为参与者参加省课题4项,带学生挑战杯3项。其中党建课题获得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围绕实际工作撰写科研论文14篇,并多次在省市获奖。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供给侧改革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素质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成果,全面系统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发展规划和学业指导。本书以大学与职业生涯的关系为切入点,在详细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大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职业兴趣、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职业方向的方法和原则。并侧重对大学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做好各种职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本书在内容上既有系统的理论、模型分析,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通过自我测试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职业发展决策,进而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发展规划,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目录

第一章大学与职业生涯(1)

第一节认识大学(1)

一、大学的起源与发展(2)

(一) 中国大学的起源与发展(2)

(二) 欧洲(美)大学的起源与发展(3)

二、当代中国大学(4)

(一) 基本情况(4)

(二) 大学的分类(5)

三、大学的职能(6)

(一) 人才培养(6)

(二) 科学研究(6)

(三) 社会服务(7)

(四) 文化传承创新(7)

(五) 国际交流合作(8)

第二节职业生涯起步(8)

一、大学是新的起跑线(9)

(一) 正确认识大学(9)

(二) 大学新生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六大问题(10)

(三) 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10)

(四) 加强自我修炼(12)

二、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15)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概述(17)

第一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17)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18)

(一) 职业生涯(18)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19)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与类型(20)

(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20)

(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20)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1)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21)

(二)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22)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24)

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25)

二、霍兰德(Holland)职业类型理论(26)

三、施恩的职业锚理论(27)

四、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28)

五、认知信息加工理论(30)

第三章自我认知与职业探索(32)

第一节自我认知的维度和方法(32)

一、自我认知的维度(32)

(一) 兴趣(33)

(二) 需要(34)

(三) 价值观(35)

(四) 能力(35)

(五) 气质(37)

(六) 性格(38)

二、自我认知的方法(40)

(一) 个体角度(40)

(二) 社会角度(40)

(三) 测量评估角度(43)

第二节自我认知测评(44)

一、性格自我认知(44)

(一) 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诊断简介(45)

(二) 16种性格类型特征及适应职业(50)

(三) 测试结果(62)

二、气质自我认知(62)

(一) 练习与测验(63)

(二) 气质类型自测(64)

(三) 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和职业匹配(65)

(四) 测试结果(66)

三、能力倾向自我认知(66)

(一) 职业能力倾向测试(66)

(二) 职业能力倾向自评等级(69)

(三) 职业能力与职业对照表(69)

(四) 测评结果(72)

四、职业价值观自我认知(72)

(一) 自测(72)

(二) 计分(74)

(三) 职业价值观及其特点(75)

(四) 测试结果(75)

五、职业倾向自我认知(75)

(一)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量(76)

(二) 职业锚测评(85)

第四章职业分析与职业选择(89)

第一节职业概述与社会职业发展(89)

一、职业概述(90)

(一) 基本概念(90)

(二) 职业的特征(90)

(三) 职业的功能(91)

(四) 职业的分类(91)

二、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93)

(一) 职业的发展变迁(93)

(二) 职业的发展趋势(94)

三、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与高校大学生就业(95)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形势(95)

(二) 社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96)

第二节专业与职业的关系(98)

一、认识本专业(99)

(一) 什么是专业(99)

(二) 专业的发展(99)

二、专业与职业(100)

(一) 专业的重要性(100)

(二) 如何学好专业课(100)

(三) 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的差距(101)

(四) 专业与职业没有必然联系(101)

第五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102)

第一节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102)

一、职业决策概述(102)

(一) 职业决策的内涵(102)

(二) 职业决策的要素(103)

(三) 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103)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原则和程序(104)

(一) 职业生涯决策的原则(104)

(二) 职业生涯决策的程序(105)

三、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方法(106)

(一) “WHAT归纳法”(106)

(二) CASVE循环分析法(106)

(三) SWOT分析法(108)

(四) 决策平衡单法(110)

四、职业生涯的规划内容(111)

(一) 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111)

(二) 分解职业生涯目标(112)

(三) 不同时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112)

(四) 职业生涯目标的评估与反馈(113)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113)

一、规划书设计的基本程序(114)

二、职业规划书的设计及其基本内容(115)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方法(116)

(一) 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格式(116)

(二) 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要求(118)

(三) 论文式职业生涯规划书范例(119)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120)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120)

一、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120)

二、职业生涯的评估与修正(121)

第六章大学生学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124)

第一节大学生学涯规划与管理(124)

一、大学生学涯发展目标设定(126)

(一) 设立学业目标(126)

(二) 设立生活目标(128)

(三) 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130)

二、大学生学涯规划的制定(130)

(一) 进行学业规划(130)

(二) 进行社会实践规划(131)

(三) 不同阶段学涯规划的特点(135)

三、大学生学涯规划的实施与管理(137)

(一) 学业规划的实施要点(137)

(二) 学业规划的实施方向(138)

(三) 社会实践规划的注意事项(139)

(四) 克服大学生涯规划实施中的阻力(139)

第二节实现职业人生转变(140)

一、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143)

(一)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143)

(二) 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46)

(三) 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149)

二、大学生的职业准备与就业(152)

(一) 明确就业意向(152)

(二) 有效搜集就业信息(154)

(三) 准备求职材料(156)

参考文献(161)

后记(163)

第一章大学与职业生涯(1)

第一节认识大学(1)

一、大学的起源与发展(2)

(一) 中国大学的起源与发展(2)

(二) 欧洲(美)大学的起源与发展(3)

二、当代中国大学(4)

(一) 基本情况(4)

(二) 大学的分类(5)

三、大学的职能(6)

(一) 人才培养(6)

(二) 科学研究(6)

(三) 社会服务(7)

(四) 文化传承创新(7)

(五) 国际交流合作(8)

第二节职业生涯起步(8)

一、大学是新的起跑线(9)

(一) 正确认识大学(9)

(二) 大学新生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六大问题(10)

(三) 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10)

(四) 加强自我修炼(12)

二、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15)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概述(17)

第一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17)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18)

(一) 职业生涯(18)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19)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与类型(20)

(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20)

(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20)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成长的关系(21)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21)

(二)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22)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24)

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25)

二、霍兰德(Holland)职业类型理论(26)

三、施恩的职业锚理论(27)

四、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28)

五、认知信息加工理论(30)

第三章自我认知与职业探索(32)

第一节自我认知的维度和方法(32)

一、自我认知的维度(32)

(一) 兴趣(33)

(二) 需要(34)

(三) 价值观(35)

(四) 能力(35)

(五) 气质(37)

(六) 性格(38)

二、自我认知的方法(40)

(一) 个体角度(40)

(二) 社会角度(40)

(三) 测量评估角度(43)

第二节自我认知测评(44)

一、性格自我认知(44)

(一) 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诊断简介(45)

(二) 16种性格类型特征及适应职业(50)

(三) 测试结果(62)

二、气质自我认知(62)

(一) 练习与测验(63)

(二) 气质类型自测(64)

(三) 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和职业匹配(65)

(四) 测试结果(66)

三、能力倾向自我认知(66)

(一) 职业能力倾向测试(66)

(二) 职业能力倾向自评等级(69)

(三) 职业能力与职业对照表(69)

(四) 测评结果(72)

四、职业价值观自我认知(72)

(一) 自测(72)

(二) 计分(74)

(三) 职业价值观及其特点(75)

(四) 测试结果(75)

五、职业倾向自我认知(75)

(一)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量(76)

(二) 职业锚测评(85)

第四章职业分析与职业选择(89)

第一节职业概述与社会职业发展(89)

一、职业概述(90)

(一) 基本概念(90)

(二) 职业的特征(90)

(三) 职业的功能(91)

(四) 职业的分类(91)

二、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93)

(一) 职业的发展变迁(93)

(二) 职业的发展趋势(94)

三、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与高校大学生就业(95)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形势(95)

(二) 社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96)

第二节专业与职业的关系(98)

一、认识本专业(99)

(一) 什么是专业(99)

(二) 专业的发展(99)

二、专业与职业(100)

(一) 专业的重要性(100)

(二) 如何学好专业课(100)

(三) 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的差距(101)

(四) 专业与职业没有必然联系(101)

第五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102)

第一节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102)

一、职业决策概述(102)

(一) 职业决策的内涵(102)

(二) 职业决策的要素(103)

(三) 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103)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原则和程序(104)

(一) 职业生涯决策的原则(104)

(二) 职业生涯决策的程序(105)

三、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方法(106)

(一) “WHAT归纳法”(106)

(二) CASVE循环分析法(106)

(三) SWOT分析法(108)

(四) 决策平衡单法(110)

四、职业生涯的规划内容(111)

(一) 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111)

(二) 分解职业生涯目标(112)

(三) 不同时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112)

(四) 职业生涯目标的评估与反馈(113)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113)

一、规划书设计的基本程序(114)

二、职业规划书的设计及其基本内容(115)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方法(116)

(一) 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格式(116)

(二) 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要求(118)

(三) 论文式职业生涯规划书范例(119)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120)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120)

一、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120)

二、职业生涯的评估与修正(121)

第六章大学生学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124)

第一节大学生学涯规划与管理(124)

一、大学生学涯发展目标设定(126)

(一) 设立学业目标(126)

(二) 设立生活目标(128)

(三) 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130)

二、大学生学涯规划的制定(130)

(一) 进行学业规划(130)

(二) 进行社会实践规划(131)

(三) 不同阶段学涯规划的特点(135)

三、大学生学涯规划的实施与管理(137)

(一) 学业规划的实施要点(137)

(二) 学业规划的实施方向(138)

(三) 社会实践规划的注意事项(139)

(四) 克服大学生涯规划实施中的阻力(139)

第二节实现职业人生转变(140)

一、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升(143)

(一)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143)

(二) 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46)

(三) 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149)

二、大学生的职业准备与就业(152)

(一) 明确就业意向(152)

(二) 有效搜集就业信息(154)

(三) 准备求职材料(156)

参考文献(161)

后记(16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指导》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6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