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端等著
页数:61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ISBN:97870300643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冯端等著的《金属物理学(第3卷金属力学性质典藏版)》阐述金属力学性质,分三编:第十编论述内耗与超声衰减,主要介绍内耗的唯象理论,点缺陷引起的内耗,位错与晶界内耗,相变与共格界面的内耗与超声衰减,以及与热、磁、电性有关的内耗;第十一编论述晶体的范性,主要介绍范性形变的几何学与晶体学,范性形变的物理本质。合金强化等;第十二编论述断裂和高温力学性质,主要介绍断裂,高温力学性质,包括回复与再结晶、蠕变与蠕变断裂等。本书可作为大学高年级学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固体物理、冶金学和金属物理与材料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供有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特色
《凝聚态物理学丛书·典藏版:金属物理学(第3卷 金属力学性质)》分三编:第十编论述内耗与超声衰减,主要介绍内耗的唯象理论,点缺陷引起的内耗,位错与晶界内耗,相变与共格界面的内耗与超声衰减,以及与热、磁、电性有关的内耗;第十一编论述晶体的范性,主要介绍范性形变的几何学与晶体学,范性形变的物理本质,合金强化等;第十二编论述断裂和高温力学性质,主要介绍断裂,高温力学性质,包括回复与再结晶、蠕变与蠕变断裂等。
《凝聚态物理学丛书·典藏版:金属物理学(第3卷 金属力学性质)》可作为大学高年级学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固体物理、冶金学和金属物理与材料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供有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引言 第二十一章 内耗的唯象理论 I 滞弹性的行为及内耗的量度 §21.1 弹性体和滞弹性体 §21.2 滞弹性行为的表现 §21.3 内耗的量度 II 滞弹性响应函数之间的关系 §21.4 玻尔兹曼叠加原理 §21.5 诸响应函数之间的关系 III 内耗的唯象理论 §21.6 佛克脱模型 §21.7 麦克斯韦模型 §21.8 标准滞弹性固体与三参量模型 §21.9 滞弹性弛豫的离散谱和连续谱 §21.10 弛豫过程的连续谱和微观机制的关系 §21.1 l阻尼共振型内耗 §21.1 2非滞弹性引起的内耗 Ⅳ 滞弹性弛豫的热力学基础 §21.1 3内参量 §23.1 2高温位错内耗第二十四章 相变与共格界面的内耗与超声衰减 I 一级结构相变的低频内耗 §24.1 瞬态一级相变的低频内耗 §24.2 稳态一级相变的低频内耗 Ⅱ 晶格不稳定性及畴界引起的内耗 §24.3 孪晶粗(细)化过程及其他晶格不稳定性引起的内耗 §24.4 铁电铁弹畴界在丁。附近的粘滞性损耗 §24.5 铁电铁弹畴界有关的热激活弛豫峰及其冻结效应 Ⅲ 二级相变及动态畸变畴引起的内耗 §24.6 二级相变涨落引起的低频内耗 §24.7 高温超导体的超导相变前后的内耗——载流子动态畸变畴的内耗 Ⅳ与沉淀有关的内耗 §24.8 沉淀有关内耗的实验 §24.9 沉淀弛豫峰机理的进一步探讨 v 与相变有关的超声衰减与声速 §24.10 应变和序参量的耦合 §24.11 朗道一卡拉特尼可夫二级相变弛豫理论 §24.12 临界温度附近的弹性常数第二十五章 与热、磁、电性质有关的内耗 I 热弹性内耗与声子弛豫 §25.1 热流引起的弛豫型内耗 §25.2 声子弛豫 Ⅱ 磁弹性内耗 §25.3 宏观涡流引起的内耗 §25.4 微观涡流引起的内耗 §25.5 静态滞后型内耗 Ⅲ 电子阻尼 §25.6 超声波与金属中电子的交互作用 §25.7 超声波与半导体中电子的交互作用 §25.8 超声波与绝缘体中电子的交互作用 §25.9 杨一特勒缺陷引起的弛豫型内耗 §25.10 二能级系统的弛豫 第十编参考文献 第十一编 晶体的范性 冯 端引言第二十六章 范性形变的几何学与晶体学 I 基本情况 §26.1 范性形变的测量 §26.2 滑移的晶体学特征 §26.3 临界切应力定律 §26.4 形变过程中滑移的几何关系 Ⅱ 若干特殊问题 §26.5 不均匀的范性形变 §26.6 孪生 §26.7 多晶体范性形变的特征 §26.8 形变织构第二十七章 范性形变的物理本质 I 屈服 §27.i晶体软硬的物理本质 §27.2 屈服现象 §27.3 热激活的形变过程 Ⅱ 加工硬化 §27.4 流变应力的位错机制 §27.5 加工硬化的一些实验结果 §27.6 加工硬化的理论 §27.7 包辛格效应与疲劳硬化 Ⅲ 细晶硬化 §27.8 多晶体的屈服与流变 §27.9 纳米微晶的硬化第二十八章 合金强化 I 单相合金的强化 §28.1 固溶硬化的基本情况 §28.2 均匀固溶硬化的理论 §28.3 位错线上溶质原子偏聚的效应 §28.4 有序合金的硬化 Ⅱ 复相合金的硬化 §28.5 第二相粒子强化的基本情况 §28.6 两相合金屈服强度的理论 §z8.7 两相合金加工硬化的理论第十一编参考文献 第十二编 断裂和高温力学性质 吴希俊孔庆平引言 第二十九章 断裂 §29.1 断裂的基本类型 §29.2 脆性断裂的格里菲斯理论 §29.3 裂纹的弹性场 §29.4 裂纹的受力问题 §29.5 裂纹和位错之同的相互作用 §29.6 断裂的原子过程 §29.7 延性断裂 §29.8 脆性解理断裂 §29.9 延性-脆性转变 §29.10 晶问断裂 §29.11 疲劳断裂 第三十章 高温力学性质 I 回复与再结晶 §30.1 概述 §30.2 回复 §30.3 再结晶 §30.4 晶粒长大 §30.5 退火织构与退火孪生 Ⅱ 蠕变 §30.6 蠕变试验及工程蠕变数据的表示 §30.7 蠕变的实验规律 §30.8 蠕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30.9 低温对数蠕变的理论 §30.10 高温瞬态蠕变的理论 §30.11 高温稳态蠕变的理论 §30.12 扩散蠕变的理论 §30.13 蠕变断裂 §30.14 层错能与稳态蠕变速率的关系 §30.15 溶质原子和弥散相对蠕变的影响 §30.16 蠕变与疲劳的交互作用 §30.17 超塑性第十二编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内容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