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于文轩主编
页数:339页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0747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效管理法制、能源产业管理法制、新能源与能源环保法制以及域外法制经验借鉴理等四个方面,就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与能源法制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效管理法制篇,本书主要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能源效率政策法律及其成效、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能效标识的法律效力以及低碳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在能源产业管理法制篇,本书主要关注油气行业上游混合制改革、油气探矿权出让合同法律性质、页岩能源权利冲突、天然气发电政策以及煤炭法律规制中的地企关系。在新能源与能源环保法制篇,本书就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法律规制、垃圾焚烧发电及其法律问题、我国核设施选址的邻避困境展开研究。在域外法制经验借鉴篇,本书主要关注法国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美国能源立法及其实施、美国输配分开界面的确认方法,以及日本的INDC目标及其能效政策。
作者简介
于文轩,男,满族。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能源法、生态法。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研究开发部部长。2011-2012年度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署和美国佛蒙特法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部、司法部、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委托的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翻译论著1部。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安全立法研究》被评为2009年全国博士学位论文。
本书特色
《环境资源与能源法评论》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主持编辑,旨在呈现国内外环境资源与能源法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推动这些领域的学术研究,为国家政策制定、立法与司法实践以及行政管理提供学术支持。该书秉持理论研讨与实证研究密切结合的特色,每辑在特定的主题下,邀请环境资源与能源法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本书第二辑收录了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法制保障方面的学术论文18篇,分为“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管理法制”、“能源产业管理法制”、“新能源与能源环境法制”、“域外能源法制经验借鉴”四个部分,系统全面的呈现了2016年度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法制保障领域的最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篇 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管理法制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能源效率政策法律及其成效
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软”“硬”结合机制:预评估及缺陷之克服
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作为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原则的可能性
英国《气候变化法》及其启示
低碳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背景
第二篇 能源产业管理法制
我国油气探矿权出让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油气探矿权出让合同法律性质探析
页岩能源权利法律冲突的分析与解决
论我国天然气发电政策与完善——以国际经验为借鉴
地企关系视角下的能源法制完善研究
第三篇 新能源与能源环保法制
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法律规制研究
可再生能源立法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角色——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境法律监管
我国核设施选址的邻避困境与制度反思——以连云港反核事件为背景
第四篇 域外能源法制经验借鉴
法国《绿色增长能源转型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德国能源转型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意义
从《清洁电力计划》看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和监管体制
美国输配分开界面的确认方法及启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