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确然性的寻求及其效应-近代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与康德哲学及美学之研究

封面

作者:李伟著

页数:36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13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通过对17至19世纪初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即随自然科学之巨大成功而来的普遍效法自然科学的思想趋向和文化氛围,实质是对“确然性”的寻求——的宏观把握和学理剖析,展示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在承接和试解时代难题、在借鉴先进和固守本位间,微妙而复杂的理论处境和学理抉择,细绎德国古典美学的内在理路及历史进程,凸显康德哲学及美学的奠基之功,揭橥席勒《论美书简》(1793)于美学史上的中介意义,提供理解德国观念论美学及20世纪西方艺术哲学何以如其所是的一条内在线索。

作者简介

李伟,男,安徽太和人,1982年生,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中国雕塑学会、中国艺术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美学和文艺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撰写学术著作(教材)3部。目前主要从事康德美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

本书特色

李伟最的《确然性的寻求及其效应–近代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与康德哲学及美学之研究/西方哲学研究丛书》讲述了:通过对17至19世纪初西欧知识界“
思想气候”——即随自然科学之巨大成功而来的普遍效法自然科学的思想趋向和文化氛围,实质是对“确然性”的寻求——的宏观把握和学理剖析,展示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在承接和试解时代难题、在借鉴先进和固守本位间,微妙而复杂的理论处境和学理抉择,细绎德国古典美学的内在理路及历史进程,凸显康德哲学及美学的奠基之功,揭橥席勒《论美书简》
(1793)于美学史上的中介意义,提供理解德国观念论美学及20世纪西方艺术哲学何以如其所是的一条内在线索。

目录


本书征引康德文献注释方式
导言一解题二现状述评及理论意图三基本概念的预先说明
第一章 启蒙时代形而上学的普遍危机——聚焦柏林科学院1763年的有奖征文第一节 柏林科学院1763年有奖征文的思想史意义第二节 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处境对比第三节 近代形而上学的落寞与纷争第四节 危机下的转机及理论后效
第二章 近代西欧学术研究的价值祈向——寻求无可置疑的确然性第一节 近代学术演进的大致脉络及知识实用观的确立第二节 近代思想气候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第三节 无处不在的“牛顿波”第四节 热衷划分知识等级的近代哲人第五节 近代形而上学确然性寻求之路:从几何学到物理学
第三章 从确然性的知识到知识的确然性——康德哲学命意的内在转换第一节 关键的“1762年”第二节 卢梭是决定性因素吗第三节 寻求确然性的知识:自然科学时期的康德哲学第四节 寻求知识的确然性:转至科学背后的康德哲学第五节 因果律:从科学原则到哲学难题
第四章 从“确然性寻求”中转出的“普遍性”——康德哲学的“佛陀式”精进第一节 作为“思想事件”的“应征作品”第二节 视灵者缘何虚妄:从“知性的自由”到“理性的统一”第三节 “费边的荣光”:获致“理性统一”的方式第四节 前批判时期对道德和鉴赏之“普遍性”的哲学思考第五节 作为普遍性之人性根源的“共通感”
第五章 “先天综合判断”的普遍性诉求一先验哲学的理论动机与内在理路第一节 先验哲学的真理观第二节 “先天综合判断”对“客观性”内涵的重构第三节 “我应当做什么”这一点能确然知道吗第四节 鉴赏判断对普遍有效性的独特诉求第五节 反观康德批判哲学的整体格局
第六章 从哲学美学走向艺术哲学——重新发现席勒之于德国古典美学的转舵意义第一节 从美学的理论型态看康德美学的性质第二节 当代西方美学的“艺术哲学化”趋势第三节 席勒《论美书简》之于德国古典美学的“舵手”意义第四节 德国古典美学的内在理路:确然性的寻求
余论 对“人文原创何以可能”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确然性的寻求及其效应-近代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与康德哲学及美学之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5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