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封面

作者:徐明岗,文石林,李菊梅等

页数:248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8016784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南方中部丘陵红壤为核心,系统介绍了该地区土壤特性与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内容包括低产稻田的特性与改良利用技术;稻田综合培肥技术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技术;冬闲田利用模式与技术;双季稻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红壤旱地水分特性与季节性干旱防御技术,红壤旱地养分特性与大量元素、中量元素镁的合理施用技术;长期施肥红壤质量演变规律与复合调理技术;红壤地区特色经济作物茶、果、黄花与牧草的高产栽培技术,红壤丘陵区草畜综合发展配套技术等。本书对提高红壤特性的认识与综合利用,促进红壤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学、果树学、畜牧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大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红壤特性与综合治理、红壤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45年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全书共12章,重点论述改良低产水稻田的理论和技术,消除土壤阻碍因子如鸭屎泥田冬干缺磷、双季稻绿肥田缺钾、潜育性紫色泥田缺锌、冬浸田缺氧不通气等低产原因和防治技术,促进红壤稻田持续高产稳产;并阐述水稻一绿肥、水稻一油菜、水稻一亚麻、水稻一席草、水稻一牧草等轮作方式和技术,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和培肥作用。对于红壤丘陵区红壤旱地的改良利用,重点论述了红壤的水分特征和季节性干旱发生规律,提出红壤旱地粮、经作物高产套种,茶、果园深沟撩壕、增施有机肥、秸秆覆盖等抗干旱栽培高产技术;还论述了长期施肥红壤质量的演变规律及其调理技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南方低产稻田特性与改良利用技术
 第一节 潜育型稻田的形成与低产原因
 第二节 冬干鸭屎泥(潜育型)水稻“坐秋”的原因及改良技术
 第三节 紫色泥田(潜育型)水稻僵苗及防治技术
 第四节 深泥脚田(潜育型)水稻低产原因与起垄栽培增产技术
第二章 红壤丘陵区稻田培肥技术
 第一节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培肥与增产作用
 第二节 不同轮作方式对稻田的培肥作用
 第三节 绿肥对稻田的培肥作用及高产栽培技术
第三章 红壤丘陵区稻田磷钾养分状况与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第一节 红壤丘陵区稻田磷素特性与磷肥施用技术
 第二节 主要水稻土磷的吸附特征与磷肥施用技术
 第三节 稻田钾肥效果与施用技术
 第四节 双季稻绿肥轮作制稻田钾肥效应及土壤钾素变化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红壤特性与高效利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