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文新主编
页数:1180 页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5438453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纪传体、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两种主要体裁,而编年体的写作远较纪传体薄弱。《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七史部编年类小序已明确指出这一事实:“司马迁改编年为纪传,苟悦又改纪传为编年。刘知畿深通史法,而《史通》分叙六家,统归二体,则编年、纪传均正史也。其不列为正史者,以班、马旧裁,历朝继作。编年一体,则或有或无,不能使时代相续。故姑置焉,无他义也。”①与古代历史著作的这种体裁格局相似,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写作中,也是纪传体一枝独秀,不仅在数量上已多到难以屈指,各大专院校所用的教材也通常是纪传体,这类著作的核心部分是作家传记(包括作家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成就)。编年类的著作,则虽有陆侃如、傅璇琮、曹道衡、刘跃进等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就总体而言,仍有大量空白,尤其是宋、元、明、清、现、当代部分,历时一千余年,文献浩繁,而相关成果甚少。这样一种状况,自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套十八卷的《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出版,即旨在一定程度地改变这种状况。
文学史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展开的。纪传体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以若干个焦点(作家)为坐标,对文学史流程的把握注重大体判断。
作者简介
陈文新,《中国文学编年史》总主编,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人文论丛》副主编,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明代诗学》、《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传奇小说史话》。主编国家重点图书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和大型图书《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等。曾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目前正主持大型出版项目“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多次赴海外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编年史》按时间顺序排序,上自周秦,下至当代。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重要的文化政策; 2、对文学有显著影响的文化生活(如说书、演出和相关艺术活动等); 3、作家交往(唱和、社团活动等); 4、作家活动(如生、卒、入学、中举、中进士、历官、游历等); 5、重要作品的创作、出版和评价(传播、接收) 6、争鸣(团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在重要问题上的论辩等)。
目录
《中国文学编年史:清前中期卷 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