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韩海斌,刘爱萍,高书晶等主编
页数:104页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16286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 分别介绍了草原蝗虫的发生、分布、种类、治理方法、预测预报方法及现有的一些既定的防治标准。为基层草原植保工作人员及农牧民草原蝗虫合理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简介
刘爱萍,女,1961年7月出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草地害虫生物防治及寄生性天敌保护利用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主持第一最、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最作11部:主编7部,参编6部;发表论文90多篇:获省部级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奖1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十一五”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执行第一奖。现任内蒙古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主持完成中美合作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草地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和“新种植模式下病虫害生物防治主打型新技术研究”两项,农业部“948”项目“枸杞害虫天敌资源综合应用技术创新”及”草地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利用新技术”,内蒙古自然基金“草地螟性信息素的合成及利用”等多项目。目前执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牧草病虫害灾变机理与防控”任副首席。 韩海斌,1987年出生,博士,助理研究员,2014年博士毕业,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草原害虫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授权国家专利7项:参编专最1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篇。 高书晶,1978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草原害虫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参编专最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本书特色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影 响,草原蝗虫发生种类迅速增加,种群密度和发生面 积增大,对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大, 呈现出逐年严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草原生 产、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对草地畜牧 业、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屏障、野生植物资源等构成了 严重的威胁,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引发沙尘暴等灾 害,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的生活和生存。因此,草原蝗 虫治理一直是草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韩海斌 、刘爱萍、高书晶等主编的《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 》共分为6章:分别介绍了草原蝗虫的发生、分布、种 类、治理方法、预测预报方法及现有的一些既定的防 治标准。为基层草原植保工作人员及农牧民在草原蝗 虫合理防治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录
第一章 草原蝗虫基本知识第一节 认识蝗虫第二节 蝗灾的危害第三节 蝗虫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第四节 蝗虫的近亲第五节 草原蝗虫
第二章 常见草原蝗虫种类第一节 丽突鼻蝗第二节 笨蝗第三节 短额负蝗第四节 中华稻蝗第五节 短星翅蝗第六节 黑腿星翅蝗第七节 沼泽蝗第八节 草绿蝗第九节 大垫尖翅蝗第十节 甘蒙尖翅蝗第十一节 黄胫小车蝗第十二节 亚洲小车蝗第十三节 疣蝗第十四节 蒙古束颈蝗第十五节 红翅皱膝蝗第十六节 鼓翅皱膝蝗第十七节 白边痂蝗第十八节 轮纹异痂蝗第十九节 宽翅曲背蝗第二十节 红腹牧草蝗第二十一节 小翅雏蝗第二十二节 东方雏蝗第二十三节 素色异爪蝗第二十四节 李氏大足蝗第二十五节 毛足棒角蝗-第二十六节 北京棒角蝗-第二十七节 宽须蚁蝗第二十八节 条纹鸣蝗第二十九节 中华剑角蝗
第三章 草原蝗虫预测预报技术第一节 草原蝗虫田间调查检测方法第二节 草原蝗虫的预测预报第三节 草原蝗虫预测预报技术
第四章 草原蝗虫综合防治第一节 植物源农药防治草原蝗虫第二节 生态治蝗第三节 保护利用天敌防治草原蝗虫第四节 牧禽防治草原蝗虫第五节 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第六节 物理机械治理草原蝗虫第七节 化学农药治理草原蝗虫
第五章 蝗虫主要天敌目录第一节 昆虫纲第二节 蛛形纲第三节 鸟纲第四节 两栖动物类第五节 爬行动物第六节 菌类第七节 线虫第八节 哺乳动物
第六章 草原蝗虫相关技术规范第一节 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第二节 草原蝗虫调查规范第三节 草地蝗虫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参考文献
附图一 蝗虫形态特征图
附图二 蝗虫总科和科检索表
附图三 常见蝗虫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