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物技术的德性

封面

作者:刘科

页数:300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49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无论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还是基因编辑技术,本质上都是在分子层面对遗传物质的技术操作。这种技术操作对生命体具有本质性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道德生活和思维方式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命观、价值观、技术观和财富观,充分反映了生物技术的复杂德性。为此,我们需要深化生物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课题研究。一方面,我们要辩证地分析生物技术的内在特性和品格以及它所蕴含的风险与挑战,做好风险防控和价值导引;另一方面,在对生物技术道德反思的基础上,诉求责任伦理,重塑技术态度,使人们走出恐惧阴影,创设适宜的技术生长空间,努力实现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

刘科,1970年生,河南遂平人,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哲学、科技伦理和环境政策研究。1994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入选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等。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生物技术发展的现实,对其代表性技术类别进行理论反思,深化生物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探寻生物技术的复杂德性。辩证地分析生物技术的内在特性和品格以及它所蕴含的风险与挑战,论述如何对其做好风险防控和价值导引。在对生物技术道德反思的基础上,诉求责任伦理和敬畏生命等理念,重塑生物技术态度,帮助人们走出生物技术恐惧的阴影,创设适宜的技术生长空间,实现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

目录

序 言
引 言
  一 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 现代生物技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三 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问题
第一章 克隆技术的伦理反思
  一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 克隆人的现状与展望
  三 克隆人技术与其社会现象背后的华而不实性
  四 科学界中的反克隆人运动
  五 克隆技术概念的社会扩散与媒体的社会职责
  六 克隆技术发展的超前预想与伦理观念的适当介入
第二章 基因技术的价值探寻
  一 基因技术异化现象及其价值诠释
  二 转基因农产品生物安全评价中的非科学因素
  三 基因技术实践忧患的人文向度解读
  四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及导引
第三章 人兽嵌合与基因编辑的道德追问
  一 人-动物细胞融合实验的社会焦虑及其价值抉择
  二 生命从自然编辑到基因编辑的转变与反思
  三 人类生育技术化与传统伦理框架的开放
第四章 生物技术恐惧的理性解析
  一 技术文化视野中的生物恐惧心理
  二 技术恐惧文化背景下的克隆人概念
  三 对克隆技术矢量的恐惧及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观
  四 转基因技术恐惧心理的文化成因与调适
  五 技术恐惧文化形成的中西方差异
  六 汉斯·约纳斯的技术恐惧观
  七 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学家的罪与罚
第五章 遗传操作的价值导引
  一 技术作为哲学反思的重要对象
  二 现代技术中性的不可能性
  三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现实整合
  四 基因操作中的风险假定原则与责任伦理
  五 风险假定的责任伦理分析
  六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及其社会底线价值
  七 转基因农产品推广中的伦理原则
  八 “扮演上帝”的合理性与责任性
  九 主流科学家应对转基因农产品质疑的知识与责任
第六章 技术风险社会的责任教育
  一 陈昌曙的技术批判思想
  二 技术风险图景中的责任伦理
  三 和谐社会的生命伦理之维及其高校教育目标
  四 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与责任伦理教育
  五 自然辩证法界“为国服务”的历史使命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物技术的德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5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