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亮
页数:320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0738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行政诱惑取证”是国家利用暗中执法人员或者线民引诱、挑唆行为人违法犯罪,并将其抓捕的一种新型行政调查取证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贩毒、假钞、扫黄等刑事司法领域,以及惩治卖淫嫖娼、公务员违法违纪、质量监督、税务稽查等行政执法领域,行政诱惑取证尤其是“机会提供型”诱惑取证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钓鱼执法事件”、“设伏抓嫖事件”、“雷洋案”等表明,执法人员在面对执法绩效压力和调查效率诱惑时,可能对没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无辜公民,采取过度引诱促其违法犯罪,使国家沦为违法犯罪的“制造者”。这种情况与行政调查取证“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制度本意相背离。
作者简介
吴亮,1979年生,安徽省池州市人。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法学博士(2009),华东政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法学硕士(2004)与法学学士(200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行政调查取证制度的规范化研究》(13CFX03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行政调查中的诱惑取证研究》(12YJC820110)、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隐私权及其法律保障》(2013FFX002)、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促进上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保障研究》(15692103400)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六项,在《法律科学》、《清华法学》、《现代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编专著、教材多部。
本书特色
“行政诱惑取证”是国家利用暗中执法人员或者线民引诱、挑唆行为人违法犯罪,并将其抓捕的一种新型行政调查取证方式。近年来,在我国贩毒、假钞、扫黄等刑事司法领域,以及惩治卖淫嫖娼、公务员违法违纪、质量监督、税务稽查等行政执法领域,行政诱惑取证尤其是“机会提供型”诱惑取证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钓鱼执法事件”、“设伏抓嫖事件”、“雷洋案”等表明,执法人员在面对执法绩效压力和调查效率诱惑时,可能对没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无辜公民,采取过度引诱促其违法犯罪,使国家沦为违法犯罪的“制造者”。这种情况与行政调查取证“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制度本意相背离。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行政诱惑取证的法律结构及其存在必要性
第一节 行政诱惑取证的概念
第二节 行政诱惑取证的种类
第三节 行政诱惑取证的存在必要性
第四节 行政诱惑取证与刑事诱惑侦查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 行政诱惑取证涉及的权利保障与法治原则
第一节 自由权与行政诱惑取证
第二节 人格尊严与行政诱惑取证
第三节 不得自证己罪原则与行政诱惑取证
第四节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与行政诱惑取证
第五节 法律保留原则与行政诱惑取证
第三章 美国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节 诱捕抗辩理论的由来
第二节 诱捕抗辩理论的争议
第三节 诱捕抗辩理论的举证责任
第四节 诱捕抗辩理论的反思
第四章 欧洲人权法院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节 欧洲人权法院审查行政诱惑取证的早期阶段(2003年以前)
第二节 欧洲人权法院审查行政诱惑取证的激进阶段(2003年~2008年)
第三节 欧洲人权法院审查行政诱惑取证的保守阶段(2008年以后)
第五章 德国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节 德国关于行政诱惑取证的实务见解
第二节 德国法关于行政诱惑取证合法性判断之分析
第六章 英国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节 英国关于行政诱惑取证的实务见解
第二节 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要求之分析
第三节 对行政诱惑取证的法律效果之分析
第七章 日本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节 日本关于行政诱惑取证之法律性质的讨论
第二节 日本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容许性见解
第三节 日本对行政诱惑取证的法律效果之讨论
第八章 我国非法客运治理领域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节 “钓鱼执法阶段”的行政诱惑取证及其合法性(2006年~2011年)
第二节 “便衣取证阶段”的行政诱惑取证及其合法性(2012年~2017年)
第三节 违法政府挑唆行为的法律效果
第九章 我国其他行政执法领域对行政诱惑取证的合法性研究
第一节 我国非法客运治理以外的其他行政诱惑取证立法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惩治卖淫嫖娼领域的行政诱惑取证及其规制现状
第三节 公务员违法违纪领域的行政诱惑取证及其规制现状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