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春梅
页数:18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83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培养公民意识,衡量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公众参与与否也严重影响到公众对整个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对于公众参与问题的研究亟待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书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宏观参与理论和微观参与理论的支撑,运用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法,以公众参与的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和公众参与态度在整个公众参与过程中的作用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公众参与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对公众参与态度的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研究;其次,是对于公众参与认知、公众参与态度和公众参与行为的关系模型进行考察;再次,对于心理资本与公众参与过程的关系的整体模型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李春梅,女,四川德阳人,生于1980年,201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众参与,政治参与等问题的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在《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贵州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本书特色
李春梅最的《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以成都市公众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调研的方式,对公众参与的核心变量进行了研究,探索并验证了公众参与态度的三维结构模型。公众参与态度在公众参与认知和行为问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即公众参与认知对公众参与行为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公众参与态度而产生的。本书发现,心理资本在公众参与认知和公众参与态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通过对公众参与关键因素的探析,本书的研究结论将对有效改善公众的政治冷漠,构建一个最为科学系统的公众参与模型以及对夯实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起到积最的作用。
目录
第二章 公众参与的文献综述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研究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二 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第二节 公众参与认知研究一 公众参与认知的界定二 公众参与认知的内容和维度第三节 公众参与态度研究一 公众参与态度的界定二 公众参与态度的内容和维度三 公众参与态度的相关研究第四节 公众参与行为研究一 公众参与行为的界定二 公众参与行为的内容和维度第五节 心理资本研究一 心理资本的界定二 心理资本的内容和维度
第三章 城镇居民公众参与理论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的形成第一节 整体研究框架第二节 研究假设一 公众参与态度的结构维度的假设二 大众传媒与公众参与态度的关系假设三 个人基本属性与公众参与态度关系及研究假设四 公众参与认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研究假设五 心理资本在公众参与过程中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第四章 城镇居民研究设计及数据处理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与过程第二节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题项一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题项二 测量题项来源第三节 预测试及信效度检验一 预测试样本数据描述二 预测试信、效度检验第四节 正式调查与信度、效度检验一 正式调查过程与样本概况二 正式调查的信度、效度检验
第五章 公众参与态度结构及其背景变量影响研究第一节 公众参与态度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二节 公众参与态度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公众参与态度的关系一 媒体种类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二 媒体接触时间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三 媒体接触频率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四 媒体接受程度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五 媒体关注程度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个人基本属性与公众参与态度的关系一 性别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二 年龄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三 教育程度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四 职业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五 婚姻状况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六 月收入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七 居住时间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八 政治面貌与公众参与态度之间的关系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众参与认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验证第一节 公众参与认知的特征维度与验证分析一 公众参与认知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二 公众参与认知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二节 公众参与行为的特征维度与验证分析一 公众参与行为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二 公众参与行为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三节 公众参与认知对态度的关系研究第四节 公众参与态度对行为的关系研究第五节 公众参与认知对行为的关系研究第六节 公众参与态度的中介作用检验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心理资本与公众参与认知、态度、行为的关系检验第一节 心理资本的特征维度与验证分析一 心理资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二 心理资本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二节 心理资本对公众参与过程各变量的关系研究一 心理资本对公众参与认知的关系研究二 心理资本对公众参与态度的关系的研究第三节 心理资本在公众参与认知与态度间的中介作用检验第四节 心理资本在公众参与认知与态度间的调节作用检验第五节 本章小结结论与展望
附录附录1 参与题项讨论的专家名单附录2 预测试问卷附录3 正式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