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海明
页数:218页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51815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海明著的《国际社会利益与国际法结构变迁》不仅系统论述国际社会利益对实体和程序国际法的影响,而且还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在社会利益影响下当代国际法所经历的结构性变迁。对于国际法结构性变迁的论述,涉及国际法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从国际社会利益视角阐释,有益于加深对国际法发展趋势的理解。这些前沿性问题中,有的虽然晚近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引起热烈讨论,但是由于很少涉及国际社会利益,论述得不是那么深刻。本书论述的许多问题,在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引起国际法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主要是因为国内许多学者仍然受传统国际法理论的主权本位影响。
作者简介
厦门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哲学、语言学等领域。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本书特色
陈海明最的《国际社会利益与国际法结构变迁》不仅系统论述国际社会利益对实体和程序国际法的影响,而且还从宏观方面论述了在社会利益影响下当代国际法所经历的结构性变迁。对于国际法结构性变迁的论述,涉及国际法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从国际社会利益视角阐释,有益于加深对国际法发展趋势的理解。这些前沿性问题中,有的虽然晚近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引起热烈讨论,但是由于很少涉及国际社会利益,论述得不是那么深刻。本书论述的许多问题,在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引起国际法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主要是因为国内许多学者仍然受传统国际法理论的主权本位影响。
目录
序言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变迁的国际社会与国际社会利益第一节 社会的起源与基础一、自然状态二、社会的产生三、社会的法律基础第二节 国际社会的变迁一、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一)国际体系的形成(二)国际社会的产生二、国际社会的变迁(一)从区域性国际社会到世界性国际社会(二)国际社会成员的变迁(三)国际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第三节 国际社会利益一、国际社会利益概念二、国际社会利益类型(一)国际和平与安全(二)国际人权(三)国际环境保护(四)人类共同遗产(五)自由贸易(六)国际合作与公平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际社会利益对实体国际法的影响第一节 国际社会利益与国际强行法一、国内法中的强行法概念二、国际法上的强行法及其国际社会利益要素(一)作为现行法的国际强行法(二)国际强行法的国际社会利益要素三、国际强行法的基本法律问题(一)国际强行法约束力的根源(二)国际强行法的法律渊源(三)国际强行法与宪章第103条之关系第二节 国际社会利益与对一切义务原则一、国际法上的双边义务与多边义务二、对一切义务原则及其国际社会利益要素三、对一切义务原则涉及的基本法律问题(一)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类型(二)两类受害国在援引国家责任方面的权利比较第三节 国际社会利益与国家责任规则一、国家责任法的编纂与发展历史二、国际社会利益对国家责任规则的影响(一)国家责任关系法律主体的扩展(二)违反法律规范所导致后果的变化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社会利益对程序国际法的影响第一节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缔约方式的影响一、缔约成员的普遍性二、一揽子谈判方式三、协商一致的决策方式四、对保留的严格限制第二节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实施机制的影响一、国际司法机构的多元化二、国际条约监督机制的集中化第三节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庭诉讼程序的影响一、传统国际争端解决程序的特征二、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庭诉讼程序的影响(一)强制管辖权(二)临时措施(三)事实调查权(四)公益诉讼(五)举证责任(六)法庭之友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社会利益与当代国际法体系结构变迁第一节 国际法从主权本位过渡到社会本位一、传统国际法的主权本位(一)传统国际法的主权本位特征(二)传统国际法主权本位之根源(三)主权本位国际法之弊端二、当代国际法的社会本位三、当代国际法的主权平等原则第二节 国际法从私法属性转化为公法属性一、传统国际法的“私法”属性二、当代国际法的“公法”属性(一)当代国际法公法属性基本内涵(二)对当代国际法公法属性的质疑(三)当代国际法公法属性的具体体现第三节 国际法的宪政化一、国际法宪政化是否可能二、国际法宪政研究的兴起三、国际社会利益视角中的国际法宪政四、国际宪政与国家宪政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案例表
索引
后记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变迁的国际社会与国际社会利益第一节 社会的起源与基础一、自然状态二、社会的产生三、社会的法律基础第二节 国际社会的变迁一、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一)国际体系的形成(二)国际社会的产生二、国际社会的变迁(一)从区域性国际社会到世界性国际社会(二)国际社会成员的变迁(三)国际社会治理方式的变迁第三节 国际社会利益一、国际社会利益概念二、国际社会利益类型(一)国际和平与安全(二)国际人权(三)国际环境保护(四)人类共同遗产(五)自由贸易(六)国际合作与公平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际社会利益对实体国际法的影响第一节 国际社会利益与国际强行法一、国内法中的强行法概念二、国际法上的强行法及其国际社会利益要素(一)作为现行法的国际强行法(二)国际强行法的国际社会利益要素三、国际强行法的基本法律问题(一)国际强行法约束力的根源(二)国际强行法的法律渊源(三)国际强行法与宪章第103条之关系第二节 国际社会利益与对一切义务原则一、国际法上的双边义务与多边义务二、对一切义务原则及其国际社会利益要素三、对一切义务原则涉及的基本法律问题(一)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类型(二)两类受害国在援引国家责任方面的权利比较第三节 国际社会利益与国家责任规则一、国家责任法的编纂与发展历史二、国际社会利益对国家责任规则的影响(一)国家责任关系法律主体的扩展(二)违反法律规范所导致后果的变化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社会利益对程序国际法的影响第一节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缔约方式的影响一、缔约成员的普遍性二、一揽子谈判方式三、协商一致的决策方式四、对保留的严格限制第二节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实施机制的影响一、国际司法机构的多元化二、国际条约监督机制的集中化第三节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庭诉讼程序的影响一、传统国际争端解决程序的特征二、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庭诉讼程序的影响(一)强制管辖权(二)临时措施(三)事实调查权(四)公益诉讼(五)举证责任(六)法庭之友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社会利益与当代国际法体系结构变迁第一节 国际法从主权本位过渡到社会本位一、传统国际法的主权本位(一)传统国际法的主权本位特征(二)传统国际法主权本位之根源(三)主权本位国际法之弊端二、当代国际法的社会本位三、当代国际法的主权平等原则第二节 国际法从私法属性转化为公法属性一、传统国际法的“私法”属性二、当代国际法的“公法”属性(一)当代国际法公法属性基本内涵(二)对当代国际法公法属性的质疑(三)当代国际法公法属性的具体体现第三节 国际法的宪政化一、国际法宪政化是否可能二、国际法宪政研究的兴起三、国际社会利益视角中的国际法宪政四、国际宪政与国家宪政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案例表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