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乾浩著
页数:426页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99143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当代戏曲发展学》前言、《当代戏剧发展学》后记、五光十色的戏剧美、《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结语、《20世纪中国戏剧舞台》引言、《白朴评传》余论等。
作者简介
吴乾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63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66 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理论专业,毕业后留院从事戏曲研究工作,对戏曲理论、戏曲史、戏曲美学、戏曲评论均有涉及。曾任北京艺术研究所所长、《戏剧评论》常务副主编,《中国戏曲志·北京卷》常务副主编,《中国京剧》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等。曹禺戏剧奖评委(共七届),全国地方戏会演评委。出版专著有《白朴评传》、《郑光祖评传》、《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红楼二尤〉的表演与文学剧本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舞台》、《彩虹集——戏剧美揽胜探幽》、《当代戏曲发展学》等。出版戏曲小说三种。主编“京剧泰斗书丛”十二种,“中国戏曲精品丛书”两种,“梨园英华丛书”三种和“演员必读丛书”。发表论文、评论共300 余万字,其中有6 篇分别获“地方戏艺术奖”、“田汉戏剧奖”、“新文化奖”、“《戏剧丛刊》奖”、“《长江日报》论文奖”。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舞台》获1994 年度“中国图书奖”。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学者、艺术爱好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建国以来中国艺术学研究领域一流学者著作的首次整体呈现
目录
第一部分
《当代戏曲发展学》前言/3
《当代戏曲发展学》后记/6
五光十色的戏剧美
— 《彩虹集》前言/9
《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结语/15
《20世纪中国戏剧舞台》引言/17
《白朴评传》余论/21
《郑光祖评传》余论/23
《中国戏曲精品·现代戏卷》前言/26
《中国戏曲精品·新编历史剧卷》前言/35
《京剧泰斗传记》书丛前言/44
《梨园英华》丛书主编者的话/47
《戏剧评论》发刊词/50
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点的昆仑文化/52
选家的胆识与才力
— 评“中国当代十大正、喜、悲剧集”/58
西王母形象的人间搜寻
— 《西王母故地》代序/66
现代戏和我/72
第二部分
“剧诗”与“物感”
— 张庚戏剧美学理论探微/79
戏曲学术大师张庚论评戏曲表演大师周信芳/87
着力于传统剧目的去芜存菁
— 郭汉城戏曲理论的重要建树之一/92
中国戏曲剧种的命运和前途/96
传统戏曲的神变与形变/118
就戏曲剧本“文学性”与“剧场性”答客问/124
戏曲美学特征的新变化/134
寓庄于谐
— 戏曲美学特征探微/144
“戏曲流动大导”与“戏曲导演大家”/157
第三部分
“地方戏曲”三题/169
泛议地方性戏剧流派/176
着力于新“京派”戏剧的建设
— 首都戏剧文化发展战略刍议/187
东北访剧札记(三篇)/194
京剧表演流派的历史形态与发展态势/218
谭鑫培的美学精神/234
写真扬善求美的辩证统一
— 周信芳的美学追求/241
创新·突破
— 荀慧生舞台艺术的精髓/253
程砚秋的悲剧意识/259
形神兼备 虚实相生
— 俞振飞表演艺术的美学追求/265
关(肃霜)派表演艺术的异军崛起/274
新“海派京剧”的特征与使命/279
“戏曲表演流派”三议/293
流派千秋与流派积弊/301
“梅兰芳金奖大赛”三年三题/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