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明的脾性-大国公民的担当

封面

作者:罗铭泉著

页数:364页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2146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文明、文化和“文明的脾性”;追本溯源:生命的起源与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巫权时代:文明的创造(三皇五帝前-公元前11世纪商代);神权/君权时代(公元前11世纪商代-公元960年五代十国)等。

作者简介

罗铭泉,男,广东四会人,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并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为较早期获国务院批准回国定居专家,曾在天津、烟台、大连、南京、上海、常州等地讲学,后在二轻局下属单位供职多年。曾先后在广东创办工厂和在上海瑞士外企任总经理职,现在北京崛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从事顾问、写作及教育讲座等工作,为北京“欧美同学会”会员,最近出版有《孩子,愿你健康成长》一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从纵面上探讨人类历史在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迹,通过对东西方文明呈现的不同特点的对比,说明欧美文明对其他文明带有很强的欺压和破坏性,而崇尚“中庸之道”的东方文明,可以起到相互监督优势互补的作用。在世事纷乱、战争不断的今天,东方文明才是更理想、也值得所有人兴幸的选择。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国人认清立场,从历史中找回自信和自豪。

目录

自序前言第一章 文明、文化和“文明的脾性”第二章 追本溯源:生命的起源与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 2.1 人猿相揖别 2.2 语言的诞生 2.3 母族社会的形成 2.4 父氏社会的转变 2.5 絮悟:从声音到口技第三章 巫权时代:文明的创造(三皇五帝前~公元前11世纪商代) 3.1 书写工具的产生 3.2 文字的产生 3.3 文字载体的产生 3.4 《诗经》史诗的卓越作用 3.5 模糊的痕迹第四章 神权/君权时代(公元前11世纪商代~公元960年五代十国) 4.1 华夏大地人文科学百花齐放的领跑期 4.2 《易经》:亘古不变之哲理 4.3 《礼记》:人猿相揖别之标志 4.4 《乐书》:人类通过音乐管控情欲之尝试 4.5 《论语》:修身治国之经典 4.6 《孝经》:做不忘本的人 4.7 《墨子》:中国物理学之先驱 4.8 《天问》:屈原的疑惑 4.9 宗教:精神家园之产物 4.10 数学:穷天察理运筹帷幄的工具 4.11 天文学:探讨宇宙人生奥秘的一扇天窗 4.12 中华医药学: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的医药长城 4.13 化学:中华炼丹术士开启了全球化学之门 4.14 文明之载体:蔡伦发明造纸术 4.15 西方国家有否“百花齐放”期 4.16 中文:文“字”之美与文字之美 4.17 东西方文明各自的选择 4.18 中庸之道第五章 探索时代(公元960~1644年:宋、元、明三代) 5.1 欧洲在公元11世纪时还是个地理概念 5.2 宋朝人万户发明火箭 5.3 造纸术发明1000多年后在12世纪传至意大利 5.4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5.5 蒙古人终于打通了亚欧之间陆地的交通大动脉 5.6 明代郑和下西洋 5.7 意大利在15~16世纪开始文艺复兴 5.8 资本主义的诞生 5.9 欧洲进入百花齐放的文艺复兴期 5.10 儒学西传 5.11 欧洲的诞生第六章 探索+冒险时代(公元1644~1912年:清朝) 6.1 英国的工业革命 6.2 英国君主立宪民主的本质 6.3 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6.4 犹太人被压迫的启示 6.5 欧洲在全球的殖民地运动 6.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7 英国希望之所托:美洲新大陆 6.8 中国人文、自然科学开始停滞落后 6.9 第二次工业革命 6.10 洋务运动对国人自信的打击 6.11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七章 挑战时代(公元1912~1937年:民国时代前期) 7.1 第一次世界大战 7.2 自然科学在西方急速发展的机遇条件 7.3 大萧条后资本主义的重建 7.4 洋务运动的发展和“阿Q精神”的产生 7.5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可自由第八章 征服与反征服时代(公元1937~1949年:民国时代后期) 8.1 日本发起“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8.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8.3 标榜“民主与自由”的新资本主义 8.4 皆同力,不自由,剑拔弩张势难久第九章 变革时代(公元1949年起:进入新中国时期) 9.1 美国“杠杆民主”的虚伪 9.2 全球化:金元帝国之美梦 9.3 自由女神像的尴尬 9.4 俄罗斯的生存环境与独立的发展轨迹 9.5 第三、四次工业革命 9.6 急遽待解的现代文明之结 9.7 美国人的“大智慧”还是“大阴谋”
第十章 洞明世事正本清源 10.1 认识美国 10.2 认识印度 10.3 认识自己 10.4 世界之大道 10.5 各国各脾性,放眼史长流第十一章 文明的交融 11.1 宗教的反思 11.2 人权之争的表现与真相 11.3 国际金融集团的大牌局 11.4 世界文明的融合 11.5 批评与自我批评第十二章 希望未来 12.1 一个寓言——物性其实难改 12.2 美国梦醒——制度本质之根本性问题 12.3 人之为“人”与人之为“物” 12.4 一粒种子 12.5 希望 12.6 人类的希望第十三章 互联互通的和谐时代 13.1 中国人的定位 13.2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13.3 精英主义之我见 13.4 大国公民的基本素养 13.5 重拾自信,勇于担当 13.6 大国公民学 13.7 重走长征路,一代一播种第十四章 总结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明的脾性-大国公民的担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4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