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强著
页数:28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746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东亚几大华文城市中,台北以其开放多元的国际性和丰富独特的地方性特点,引起社科人文学者的高度兴趣。本书即以台北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空间形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感觉结构问题,力求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中架起散文空间诗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框架。为此,本书借用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的几组观念对台湾当代散文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进行结构研究,并试图阐释道路诗学、高楼诗学、场所诗学和边界诗学的理论内涵。此外,将共时性的空间感知方式与历时性的感觉、心理嬗变予以结合研究,从中勾勒出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史和台湾当代散文家创作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亦是本书试图探索的关键性问题。全书结构严谨,材料翔实,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林强,男,福建福清人。2010年获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硕导,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已出版研究专著《空间诗学与文学批评》和散文集《城乡·漂浮》。
本书特色
在东亚几大华文城市中,台北以其开放多元的国际性和丰富独特的地方性特点,引起社科人文学者的高度兴趣。本书即以台北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空间形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感觉结构问题,力求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中架起散文空间诗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框架。为此,本书借用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的几组观念对台湾当代散文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进行结构研究,并试图阐释道路诗学、高楼诗学、场所诗学和边界诗学的理论内涵。此外,将共时性的空间感知方式与历时性的感觉、心理嬗变予以结合研究,从中勾勒出文本中的台北空间形象史和台湾当代散文家创作思潮演变的基本轨迹,亦是本书试图探索的关键性问题。全书结构严谨,材料翔实,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