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苑英华》诗学批评研究

封面

作者:何水英著

页数:3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921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文苑英华》是继《文选》之后的一部重要的“分体编录”型文学总集。本书以《文苑英华》所录诗作为研究对象,先对《文苑英华》诗歌编纂性质、体例等问题进行分析,再从文体、诗歌选录与批评等角度详细论述《文苑英华》的选诗特征,挖掘其文学批评意义,最后总体阐述《文苑英华》的诗学批评特征及价值。本书主要从诗学批评角度对《文苑英华》所录诗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深化宋初文学总集的研究,为考察宋初文学的多样性提供一种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何水英,女,1978年出生,湖南江永人,文学博士,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民族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文苑英华》是继《文选》之后的一部重要的“
分体编录”型文学总集。何水英最的《文苑英华诗学批评研究》以《文苑英华》所录诗作为研究对象,先对《文苑英华》诗歌编纂性质、体例等问题进行分析,再从文体、诗歌选录与批评等角度详细论述《文苑英华》的选诗特征,挖掘其文学批评意义,最后总体阐述《文苑英华》的诗学批评特征及价值。本书主要从诗学批评角度对《文苑英华》所录诗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深化宋初文学总集的研究,为考察宋初文学的多样性提供一种研究视角。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文苑英华》诗编撰的基本面貌第一节 《文苑英华》修纂的基本情况一 修纂《文苑英华》的文化背景二 编纂宗旨及成书过程第二节 《文苑英华》诗的编纂性质一 《文苑英华》诗的选本性质分析之一:以先唐诗作为中心二 《文苑英华》诗的选本性质分析之二:以唐代诗作为中心三 《文苑英华》选本性质被误解的原因第三节 《文苑英华》诗的选录与接受一 诗歌的收录范围二 诗歌的选录标准及接受效果第四节 《文苑英华》诗的编纂体例一 《文苑英华》诗编纂的体例特征之一——撮其类列二 《文苑英华》诗编纂的体例特征之二——分以部居
第二章 《文苑英华》诗学辨体批评第一节 《文苑英华》诗类目的命名与释名第二节 《文苑英华》诗的创作范式——以音乐类诗为例一 音乐类诗的体例编撰特征二 音乐类诗的创作流变第三节 《文苑英华》诗与歌行之辨一 《文苑英华》歌行录文概述二 《文苑英华》歌行观三 《文苑英华》歌行与诗之关系第四节 不避艳诗而避艳词——《文苑英华》不录词体之辨一 不避艳诗,有意不录艳词二 《文苑英华》不录词体的原因
第三章 《文苑英华》的先唐诗选录与批评第一节 《文苑英华》所录先唐诗作概述一 对南朝诗作的选取二 对北朝诗作的选取三 对隋代诗作的选取第二节 《文苑英华》与先唐选本选诗比较一 《文苑英华》选诗对《文选》的继承与创新二 《文苑英华》与《玉台新咏》重诗分析第三节 《文苑英华》对南朝艳诗的收录一 《文苑英华》选录南朝艳诗数量及类型特征二 《文苑英华》选录南朝艳诗的态度三 《文苑英华》的艳诗态度对宋初艳诗的影响第四节 《文苑英华》先唐诗学批评的个案分析——以庾信为中心一 庾信诗歌收录概述二 庾信诗歌选录与宋初诗教特征
第四章 《文苑英华》的唐诗选录与批评第一节 《文苑英华》选录唐诗概述一 对初唐诗歌的选取二 对盛唐诗歌的选取三 对中唐诗歌的选取四 对晚唐诗歌的选取五 《文苑英华》选唐诗的基本倾向第二节 《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选本选唐诗比较一 《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选本选诗比较概述二 从选本比较看唐诗学的演进第三节 《文苑英华》唐诗学批评的个案分析——以白居易为中心一 白居易诗收录概述及与唐人接受的异同二 《文苑英华》重视白居易及其杂律诗的原因三 从白居易诗歌的选录看宋初馆阁文臣的诗学意识四 编者杨徽之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五章 《文苑英华》诗学批评综论第一节 《文苑英华》诗学批评特点及成因一 《文苑英华》诗学的批评特点二 《文苑英华》诗学批评特征的成因第二节 周必大《序》与文学史权力一 周必大《序》的特殊意义二 “铨择说”背后的文学史权力运作与表现第三节 从宋初诗歌创作看《文苑英华》的批评效能一 《文苑英华》诗类目的设置原则二 《文苑英华》诗类批评视域下的宋初诗歌特征三 宋初诗歌创作显现的《文苑英华》诗类批评效能四 影响《文苑英华》诗类批评效能发挥的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苑英华》诗学批评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4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