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制度经济地理学范式

封面

作者:何一鸣主编

页数:39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195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的制度经济地理学主要是在经济地理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因素,从而形成一门能够综合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两大学科的研究范式。本书将该范式应用于”岭南模式”的制度分析当中,并进一步从地理学的城市、城乡、县域、区域与全球等从小到大的空间尺度演化逻辑解释该模式的制度试验、变迁与绩效,最后总结出岭南地区的文化演进模式。尤其是,空间交易费用范式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变革,促使新经济地理学逐渐转向制度经济地理学,而空间交易费用正是制度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标志。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潜在贡献。

作者简介

何一鸣,男,1981年5月生,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特支计划入选者、美国得州大学埃尔帕索分校访问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驻港学者、罗纳德·科斯研究院(Ronald Coase Instittlte)青年成员。

本书特色

本书提出的制度经济地理学主要是在经济地理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因素,从而形成一门能够综合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两大学科的研究范式。本书将该范式应用于”岭南模式”的制度分析当中,并进一步从地理学的城市、城乡、县域、区域与全球等从小到大的空间尺度演化逻辑解释该模式的制度试验、变迁与绩效,最后总结出岭南地区的文化演进模式。尤其是,空间交易费用范式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变革,促使新经济地理学逐渐转向制度经济地理学,而空间交易费用正是制度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标志。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潜在贡献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制度经济地理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从经济人范式到制度人假说的演进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目标函数抑或约束条件
二、经济人的前古典与古典主义范式
三、新古典主义的经济人范式: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统一
四、修正与革命:新制度主义经济人范式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科斯范式与经济思想史革命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何为“科斯革命”
二、科斯革命以外的五次经济学变革
三、科斯革命站在哪里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斯经济思想的前因后果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为何一次本科毕业实习引起了经济学的巨大变革
二、科斯的企业与产权理论:在奈特与张五常之间
三、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溯源:回归图能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解释范式:后科斯时代经济思想史中的又一次综合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经济解释”构成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综合吗
二、经济思想史上的四次综合
三、经济解释范式创造的新综合:科斯革命与马歇尔综合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制度经济分析方法论:困惑、批判与反思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概念还是模型
二、批判:案例及其一般化
三、反思:经验与理论的统一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交易费用经济学方法论原则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什么是交易费用方法论
二、个人主义和实证主义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三、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作为基本设定的非重要性
四、简洁性与精确性之间权衡:交易费用范式的理论选择标准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空间交易费用的研究范式、理论基础与研究展望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空间交易费用属于新经济地理学抑或新制度经济学
二、空间交易费用理论范式的内核及其保护带
三、空间交易费用范式的理论基础:新经济地理学中的空间科斯定理
四、本章的进一步讨论:新经济地理学转向制度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展望

第二部分 城市尺度下市场化制度变迁绩效
第八章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制度重要吗
二、渐进式改革与经济增长
三、政府与经济增长
四、产权、企业与经济增长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 市场化转轨、经济地理禀赋与城市经济绩效:来自广州的经验证据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什么是广州市场化转轨模式
二、理论假说及其验证的策略设计
三、假说检验:来自广州的经验证据
四、本章小结
第十章 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广州的证据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制度抑或技术
二、指标选取与统计描述
三、市场化改革对广州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计量检验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产业结构变迁与广州城市经济长期增长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也重要
二、理论模型:产业结构变迁的演化博弈理论分析
三、统计描述:方法与数据
四、计量检验
五、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信息产业、交易费用与经济绩效:来自广东21个样本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何为“城市的信息产业竞争力”
二、理论框架
三、实证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关于“广州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什么是“广州模式”
二、理论范式:交易成本对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内在逻辑
三、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城乡尺度下非均衡发展机制
第十四章 广东城乡非均衡发展的交易成本实证主义范式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广东城乡发展均衡与否
二、城乡非均衡发展的广义交易成本理论范式
三、广东城乡非均衡发展的初始条件与特征事实
四、广东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城乡区域均衡演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于一个宏观制度供求转变的理论模型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何谓“市民化制度创新”
二、城乡区域均衡演化的制度逻辑
三、理论范式:城乡均衡演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供求转变
四、理论拓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供求均衡演化的比较静态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供求均衡转变的微观理论视角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市民化是否存在微观基础
二、理论逻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供求均衡转变
三、理论拓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供求均衡的微观契约模型
四、计量检验:来自广州的经验证据
五、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县域尺度下地方政府制度试验假说
第十七章 分税制、政府博弈与制度创新:一个佃农理论的分析框架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佃农理论下的分税制效应:地方政府竞争与制度创新动力
三、税收-租金分成契约下中央与地方的制度供求转变
四、央地政府间的租金分成:一个简单的纳什谈判博弈均衡解
五、本章小结
第十八章 财权管制变迁、税收分成博弈与城乡非均衡增长:来自广东县际自然实验的证据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县际竞争机制是阿基里斯之踵吗
二、制度环境演化
三、理论框架
四、理论模型
五、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来自广东县域发展的经验证据
六、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区域尺度下CEPA制度效应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广东制度变迁研究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全球化如何驱动广东制度变迁
二、制度变迁理论的变迁
三、全球化驱动制度环境整体性开放
四、本土与外围制度的竞争
五、本土制度的内生模仿
六、外围制度的倾销出口
七、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耦合
八、本章小结
第二十章 CEPA下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管制放松博弈及其自然实验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为什么提出CEPA,什么是CEPA
二、分析框架
三、理论模型
四、计量检验
五、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结论:岭南地域文化的行为演进模式
第二十一章 文化与制度耦合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文化抑或制度
二、古典社会科学家的视角:从斯密到马克思
三、近现代社会科学家的视角:从韦伯到伯恩斯
四、近代制度经济学家的视角:从凡勃伦到克拉克
五、主流的观点:哈耶克和诺斯
六、前沿观点:从青木昌彦到霍奇逊
七、本章小结
第二十二章 文化传统、经济转轨与岭南模式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岭南地区在哪里
二、文化与市场体制匹配:一个包含交易费用的博弈模型
三、本章小结
第二十三章 广州文化演进与经济制度转轨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岭南文化是否视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非正式制度情景
二、经济制度转轨下的广州现代城市文化型构及其特点分析
三、经济转轨时期广州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内部濡化与外部播化
四、广州经济制度转轨与文化价值观念演化
五、本章小结
第二十四章 文化资本、体制转轨与经济增长:兼论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文化为何重要
二、制度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
三、与文化资本匹配的体制转轨最有效率
四、经济增长的文化资本理论逻辑
五、本章小结
第二十五章 岭南模式总结:一个制度关联性博弈视角
一、本章问题的提出:岭南模式的制度特征是什么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三、岭南文化与民间网络驱动型诱致性制度演化模式
四、岭南地区正式制度的变迁:地方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创新
五、岭南模式的制度逻辑框架:对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关联性博弈的理论解读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制度经济地理学范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4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