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慧星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5036475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民商法论丛》宗旨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民商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最新判例学说,研究民商法的基本理论和重大法律问题,为我国民商事立法的现代化和审判实务的科学化提供科学的法理基础,提升我国民商法理论水准,培养民商法理论人才。
《民商法论丛》第29卷共刊载了目前最新的民商法学研究成果十余篇,其中:
《论电子合同》是研究电子合同的最新成果,探讨了如下问题:合同是否可以通过电子通讯的交换来签订?电子通讯是否能满足反欺诈法对“书面形式”的要求?通过进行的通讯如何才能被“鉴别”?“数字签名”是否是手书签名的等价物?等等。
《论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对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作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论私人反垄断诉讼--法实现机制中私人的作用及保障》结合美国和欧共体私人反垄断诉讼的经验,对于如何建立我国私人反垄断诉讼制度,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议。
《环境公民诉讼问题研究--以美国法为中心》选取美国环境法的公民诉讼为切入点,分析其制度构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示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的根源,预测其未来走向,以期能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提供借鉴。
《解读女性主义法学》是国内研究女性主义法学的首篇学术论文,值得重视。
《评德国安乐死立法》无论法律工作者是否愿意,安乐死问题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安乐死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和舆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赞成安乐死的一方,或者反对安乐死的一方,都有种种颇具说服力的理由。本文是对德国安乐死立法的评论。
《试论国际私法条约在英国的适用--以(布鲁塞尔公约)为例》介绍了英国的实践和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永久抗辩和平衡关系》我国担保法和合同法相继规定了几种抗辩权,但由于学术界对抗辩权的研究不够,不能为裁判实务正确解释适用各种抗辩权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研究抗辩权中的永久抗辩权,可供理论研究和实务参考。
《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研究》在广泛参考、研究发达国家体育仲裁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建议。
本书特色
本卷是民商法论丛第29卷。
【专题研究】栏选刊七篇论文。一是张兴全的《论电子合同》。以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手段和法律现象,向传统的民法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例如,合同是否可以通过电子通讯的交换来签订?电子通讯是否能满足反欺诈法对“书面形式”的要求?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通讯如何才能被“鉴别”?“数字签名”是否是手书签名的等价物?等等。本文是研究电子合同的最新成果。二是郭锡昆的《践成合同研究:一个现代民法立场的追问》。所谓践成合同,又称要物合同、实践合同,是诺成合同概念的对应概念。我们注意到教科书上所称的一些要物合同在合同法上已被规定为诺成合同。这种“诺成化”现象,究竟属于偶然抑或必然?伴随践成合同的“物的交付”,究竟属于合同的成立要件抑或生效要件?践成合同这一由来已久的合同类型,到底还有多大的存活空间?本文是研究践成合同的最新成果。三是尹田的《论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作者近年来致力于物权法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已经在本刊和它刊发表若干重要论文,本文是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对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作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见解。四是丁亮华的《公司法律地位研究》。公司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已经毋庸置疑。但我们对公司制度的研究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本文从人格与责任的角度审视公司的法律地位,试图厘清几个认识问题:公司是否自诞生之日即具有法律人格?独立责任是否公司独立人格的必然结果?是公司的独立责任决定了股东的有限责任,抑或相反?作者认为,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公司的制度现实及制度改进,至关重要。五是潘申明的《论工作物致害责任之工作物界定与责任人范围》。工作物致害责任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现行民法通则设有规定,但民法学界关于工作物致害责任的研究并未深入,以致影响到法院裁判实务的正确解释适用。本文着重研究了工作物致害责任之工作物界定与责任人范围,可供裁判实务和立法参考。
六是萧凯的《论跨国证券交易中股份转让的法律适用》。本文从股份这一概念人手,考察其法律性质不同层面以及在交易中股票上所表彰之股份性质,进而从国际私法的角度分析传统的物之所在地法立论基础及其局限,提出在股份转让问题上公司属人法的主导地位说。七是金振豹的《论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的效力问题》。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越来越多,其中有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有政治性条约、经济性条约、涉及人权的条约、涉及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条约,种类繁多。我国在加入一项国际条约以后,应如何履行我国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各种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的效力问题是否适用同一原则,还是应区别对待?这将是今后摆在我国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面前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本文结合国际条约效力的一般理论及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实践,具体地对影响条约在国内法上效力的诸多因素加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
公益诉讼已成为近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配合国内学术界关于“公益诉讼”的讨论,本卷新设【公民诉讼】专栏,选载两篇论文,一是蔡从燕的《论私人反垄断诉讼——法实现机制中私人的作用及保障》;二是徐伟敏的《环境公民诉讼问题研究——以美国法为中心》。蔡文认为,在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背景之下,特别需要私人积极介入反垄断法实施机制,与国家共同承担实施反垄断法的职责。作者结合美国和欧共体私人反垄断诉讼的经验,对于如何建立我国私人反垄断诉讼制度,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议。据徐文的介绍,随着日益增长的公众环境关注,公民诉讼作为政府执行成文法的激励和补充,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美国环境成文法,围绕公民诉讼已建立比较完善的成文法和判例法体系。作者选取美国环境法的公民诉讼为切入点,分析其制度构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的根源,预测其未来走向,以期能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提供借鉴。
【学术争鸣】选刊四篇文章。一是王国华的《要重视对海商法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每年外贸货物的85%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海商法作为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商事法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作用日显重要,因此作者呼吁要重视海商法的研究。二是王丽萍的《解读女性主义法学》。作者认为,在20世纪的所有文化革命中,女性主义必将产生其伟大的影响。女性主义法学,作为法学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和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历史、文化、社会现象,从而展现出与以往法学理论研究的不同进路,并已成为我国社科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据编者所知,本文是国内研究女性主义法学的首篇学术论文,值得重视。三是杨源的《论“动物不是物,是什么”》。自1990年8月20日修正通过的德国民法典第90条a规定“动物不是物”以来,动物在法律上的地位问题,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刊曾刊载高利红的论文《动物不是物是什么》一文,受到读者的关注。争论的焦点在于:动物能否成为法律上的主体?本文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作者认为,动物成为法律主体,在理论上存在困境,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四是德国学者RudolfWassermann的《评德国安乐死立法》。无论法律工作者是否愿意,安乐死问题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安乐死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和舆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赞成安乐死的一方,或者反对安乐死的一方,都有种种颇具说服力的理由。本文是对德国安乐死立法的评论,由樊丽君翻译。
【域外法】栏选刊三篇文章。一是梁漳洙的《关于韩国民法典的最近修改——立法工作对法律“发展”的具体体现》,由崔吉子翻译。二是王承志的《试论国际私法条约在英国的适用——以(布鲁塞尔公约)为例》。在如何处理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上,英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做法。英王缔结和批准的条约,必须先获得议会的承认,由议会通过一项与条约相一致的法令,将条约的有关规则转化为国内法体系,该条约才能在英国具有法律效力,才能由英国法院予以适用。这是英国宪法“议会至上”原则的体现。但欧共体法律,包括《罗马条约》则可以在英国直接适用,属于一种例外。我国宪法尚未就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各部门法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定也不一致,导致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和不协调。本文所介绍的英国的实践和经验,显然对我国不无参考价值。三是PeterSchlosser著《永久抗辩和平衡关系》。我国担保法和合同法相继规定了几种抗辩权,但由于学术界对抗辩权的研究不够,不能为裁判实务正确解释适用各种抗辩权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研究抗辩权中的永久抗辩权,可供理论研究和实务参考。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项蒸蒸日上的产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成为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产业化的契机。但体育运动的产业化,亦即所谓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支持。为此,本卷新设【体育法研究】专栏,发表体育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今选刊两篇文章。一是郭树理的《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研究》。作者在广泛参考、研究发达国家体育仲裁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建议,值得重视。二是日本学者森川贞夫著《体育法的作用、理念以及今日所面临的问题——地方自治体体育行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分析日本体育振兴立法、体育行政理念及日本的经验和问题,对我国不无参考价值。由吴博翻译。
目录
【专题研究】
论电子合同
践成合同研究:一个现代民法立场的追问
论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问题
公司法律地位研究
——以人格与责任为核心的考察
论工作物致害责任之工作物界定与责任人范围
论中国证券交易中股份转让的法律适用
论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的效力问题
【公民诉讼】
论私人反垄断诉讼
——法实现机制中私人的作用及保障
环境公民诉讼问题研究
——以美国法为中心
【学术争鸣】
要重视对海商法的研究
解读女性主义法学
论“动物不是物,是什么”
评德国安乐死立法
【域外法】
关于韩国民法典的最近修改
——立法工作对法律“发展”的具体体现
试论国际私法条约在英国的适用
——以《布鲁塞尔公约》为例
永久抗辩和平衡关系
【体育法研究】
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研究
体育法的作用、理念以及今日所面临的问题
——地方自治体体育行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硕士学位论文】
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研究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研究
【资料】
欧盟1999年《消费者合同中不公平条件条例》
新西兰《1982年合同(相对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