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

封面

作者:张倩仪

页数:50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02852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另辟蹊径, 以小见大, 以大量细节呈现了一幅中国近现代留学图景, 引领我们再次审视那些年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共同成长。主要内容包括: 留学梦的起落、死水里的大波澜、镀金梦、救国雄心等。

作者简介

张倩仪,资深出版人及作家,曾任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香港出版学会副会长,曾游学日本及美国,主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卷、《敦煌石窟全集》26卷、《中华文明传真》10卷的出版工作,著有《魏晋南北升天图研究》《西行找中国》《再见童年》等书,以文学、历史、艺术的比较研究见长,在近年来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写作中,特别着重写以普通人生活经历为核心的“真正的历史”。

本书特色

在民国,留学还远未像今天这般大众化。因为资格难得,当年的留学生里出了不少像蔡元培、鲁迅、胡适、钱三强、汤佩松、林风眠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留学前后,这些一时之选的青年才俊人生经验尚少,在筹集学旅费、适应海外生活及规划个人未来时闹出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可是,作者苦心钩沉无数史料,再现大留学潮,实在另有一番深意。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向近现代化转型的阶段,大留学潮恰是这段近代史的一个切片,聚焦于几代中国青年知识精英。他们求学海外时有过迷茫、委屈,甚至因不同的道路选择而爆发过纷争,而许多人归国后的切实工作成了旧中国不断前行的动力。

谈及人与时代的相遇,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历来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本书另辟蹊径,以小见大,以大量细节呈现了一幅中国近现代留学图景,引领我们再次回顾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动荡岁月里的青春梦想。

目录

简目

序一:为接朝霞顾夕阳 张信刚

序二:以史为镜的留学课题 陈万雄

序三:时代的挑战 张翠容

自序:三千年未有的留学潮

1890-1950年代留学潮一览

第一章 出国的雄心与现实

第二章 钱从何处来

第三章 初出国门

第四章 大潮第一波:留学东洋

第五章 大潮第二波:新大陆新风气

第六章 大潮第三波:欧陆的特殊浪潮

第七章 学习

第八章 生活

第九章 归去来兮乎?

第十章 国际风云中的留学生

结语:未完的留学潮

传主介绍

出版后记

目录

序一:为接朝霞顾夕阳 张信刚

序二:以史为镜的留学课题 陈万雄

序三:时代的挑战 张翠容

自序:三千年未有的留学潮

1890-1950年代留学潮一览

第一章 出国的雄心与现实

留学梦的起落

死水里的大波澜

镀金梦

救国雄心

青春的救国梦

科学梦就是实业梦

附:最惹笑的救国梦场面

第二章 钱从何处来

五花八门的公费

公费留学的流言

庚子赔款的多种作用

教会对留学的影响

倾家荡产的自费留学

附:最折腾人的筹钱留学故事

出外靠朋友

附:最豪气的穷学生花钱故事

半工读有可能吗?

半工读的中国少爷

币值决定留学地

附:最异想天开的借钱占便宜计划

第三章 初出国门

东去西去的典型旅途

受歧视的忧虑

留学国的第一印象:以日、美为例

第四章 大潮第一波:留学东洋

再三兴起的留日潮

日本的转口作用

跟日本学习的问题

广求知识于世界的学习环境

天下秀才的高中

留日学生之反日

留完东洋留西洋

第五章 大潮第二波:新大陆新风气

什么人能进清华

演讲的风气

体育关

留美学生的先锋思想

第六章 大潮第三波:欧陆的特殊浪潮

留法勤工俭学大潮

重伤的热情 247

附:最天真的留学经费计划

留学苏联的政治热潮

第七章 学习

选校和选科的困惑

附:最三心两意的转系故事

放弃科学救国

自由而严谨的法国大学

附:李石曾认为中国宜重视法国教育的理由

超龄中学生

留学生看法国中小学教育

实验及实习精神

欧美著名实验室

培养中国赛先生

小班讨论会

在外国研究中国

留学生的留学规划

附:最艰难的作育英才故事

玩新生兄弟会艺术节狂欢

歧视女生的英美大学

第八章 生活

面对父母主婚的新青年

附:最明理的弃妇故事

自由恋爱的躁动

附:最曲折的自由恋爱故事

在外国过中国生活

乡党互助的旧疙瘩

名门望族留学生

附:最扑朔迷离的留学公案

第九章 归去来兮乎?

新科举洋进士

回到中国的第一印象

抗战也回来

何以想归国?

附:最基本的爱国心故事

第十章 国际风云中的留学生

一代革一代的命──几件事例

时潮作弄弄潮儿

结语:未完的留学潮

传主介绍

出版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