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清代财政史四种

封面

作者:倪玉平著

页数:32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236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清代财政史四种: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 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是首部研究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国家财政体制与财政结构转变的专著。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制度在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转变。《清代财政史四种: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 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依托大量的档案、官书、政书、方志等相关史料,从农业型财政的固化、战争与旧体制崩溃、重建新体系、财政改革、收支结构演变、财政与社会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捐输、加派等传统财政措施的失效,厘金、洋税、海关等新兴工商税作为财政收入主体的确立,以及清政府财政理念从“量人为出”到“量出为入”的转变过程。《清代财政史四种: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 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资料宏富,论证严谨,可堪参用。《清代财政史四种: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 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适合历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对清代历史感兴趣的人士也可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倪玉平,1975年生于湖北汉川,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07年)、美国哈佛一燕京访问学者(2011—2012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客座研究员(2015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清朝嘉道财政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13年)、Customs Duties in the Qing Dynasty,ca.1644 — 1911 (Brill,2016)等著作。目前从事明清史、尤其是经济史的研究。

本书特色

《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适合历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对清代历史感兴趣的人士也可阅读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农业型财政的固化

一、清前期财政制度

二、嘉庆道光年间的财政收支

第二章战争与旧体制崩溃

一、战争与财政

二、旧体制失效

第三章重建新体系

一、失败的创新

二、另辟蹊径

第四章财政改革

一、减赋运动

二、漕粮海运

三、盐政改革

第五章收支结构演变

一、奏销体制破产

二、支出大增

三、财政收支

第六章财政与社会

一、社会思潮

二、财政与吏治

结论

附录

一、咸丰同治时期户部银库收支表

二、咸丰同治时期常关税征收概况

三、《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1861—1910》税收统计补正

参考文献

索引

节选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关差停止办铜以后,此项水脚仍旧存留下来,作为正额的一部分。据光绪朝《大清会典》记载,有铜斤水脚的关为崇文门7692两有奇(遇闰为8536两有奇),天津关、临清关(户关)、扬州关、西新关各为7692两有奇,江海关2500两,浒墅关22442两有奇,淮安关15384两有奇,凤阳关10320两有奇,芜湖关18423两有奇,九江关18392两有奇,赣关5346两有奇,闽海关7000两,浙海关3750两有奇,北新关15384两有奇,太平关5846两有奇,以上合计163247两有奇。又粤海关的铜斤水脚则包括在正税银内。随着考核渐严,清廷规定各榷关不但有正额,还报解盈余,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定为三年比较,即以当年收数与前三年收数最多的年份比较,若有短绌,由关员赔补。乾隆以后,每年解部关税,正盈合计户关为400余万两,多时达到500余万两;工关为40万两左右。

最后是杂赋。王庆云称:“凡地丁之外取于民者,皆为杂赋。”但在实际的征收过程中,杂赋有较为确定的对象。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户部·杂赋》记载,杂赋一般分四类:一是课,如各省芦课、茶课、金银矿课、铜铁锡铅矿课、水银朱砂雄黄矿课、鱼课等。二是租,如直隶省对旗地征收的旗租,各省对学田、公田和官田征收的地租等。三是税,如各省州县的田房契税、当税、牙税、落地牛马猪羊等税、牲畜税、烟酒税等。四是贡,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征收的实物贡赋,如马贡、狐皮贡、贝母贡、蜡贡等。杂赋征收的方式和用途多种多样,有的定额包征,有的尽收尽解;有的专充兵饷,有的起运户部,也有的存留本省地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清代财政史四种》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