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旭著
页数:26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26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赵旭著的这本《朝鲜王朝礼制研究》力图以礼文化为视角,探研朝鲜王朝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态,兼及相关的法律与政治问题。朝鲜王朝综汇了先秦、汉唐、宋明以及有清之初的历朝礼文化,结合自身民族特点,适应自身之地缘政治环境,以有明藩国之地位自立一王之法,独成王国典制,以朱熹“冠、婚、丧、祭”之“四礼”框架兴礼弼教,化民成俗。最终,从“小中华”意识发展出“万折必东”之思,形成了民族独立意识之初级形态。
作者简介
赵旭(1977),吉林长春市人,1996年至2006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宋制度史、中国法制史。2010年至2011年间,曾在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访学一年。
本书特色
赵旭最的这本《朝鲜王朝礼制研究》力图以礼文化为视角,探研朝鲜王朝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态,兼及相关的法律与政治问题。朝鲜王朝综汇了先秦、汉唐、宋明以及有清之初的历朝礼文化,结合自身民族特点,适应自身之地缘政治环境,以有明藩国之地位自立一王之法,独成王国典制,以朱熹“冠、婚、丧、祭”之“四礼”框架兴礼弼教,化民成俗。最终,从“小中华”意识发展出“万折必东”之思,形成了民族独立意识之初级形态。
目录
自序
引论(一)朝鲜王朝的政治和礼法取向(二)朝鲜王朝礼典创制及其对中国“礼学”的取舍
一 冠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男子)加冠年龄(二)宗法制下冠礼的主持者——朝鲜的“宗孙”(三)朝鲜王朝对“宗孙”的倚重(四)朝鲜王朝的社会阶层
二 婚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议婚与社会等级之关系(二)婚礼中的“六礼”(三)婚后礼——见舅姑、拜祠堂(庙见)(四)仿唐礼而制定的贵族妇礼(五)夫妻、妾的关系与朝鲜王朝的家庭
三 丧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丧礼诸仪式及丁若镛之解说(二)丧服制度变革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三)朝鲜王朝的服纪制度及丁若镛对丧服制度的总结
四 祭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祖考祭礼及其分类(二)奉祀与宗庙制度(三)榭庙制度(四)家庙制度(五)王族家庙与其私人祭祀空间——景灵殿、辉德殿与永宁殿
五 朝鲜王朝国家祭礼的概况(一)万东庙与大报坛(二)檀君与箕子庙(三)大王不祭祀天,礼杀于中国(四)祭祀无家庙的鬼神、亡灵——厉祭(五)祭祀社神,以祈禳丰年(六)朝鲜王朝国家祭祀与宗法问题
附录:朝鲜民族系寸法图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论(一)朝鲜王朝的政治和礼法取向(二)朝鲜王朝礼典创制及其对中国“礼学”的取舍
一 冠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男子)加冠年龄(二)宗法制下冠礼的主持者——朝鲜的“宗孙”(三)朝鲜王朝对“宗孙”的倚重(四)朝鲜王朝的社会阶层
二 婚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议婚与社会等级之关系(二)婚礼中的“六礼”(三)婚后礼——见舅姑、拜祠堂(庙见)(四)仿唐礼而制定的贵族妇礼(五)夫妻、妾的关系与朝鲜王朝的家庭
三 丧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丧礼诸仪式及丁若镛之解说(二)丧服制度变革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三)朝鲜王朝的服纪制度及丁若镛对丧服制度的总结
四 祭礼及其相关诸问题(一)祖考祭礼及其分类(二)奉祀与宗庙制度(三)榭庙制度(四)家庙制度(五)王族家庙与其私人祭祀空间——景灵殿、辉德殿与永宁殿
五 朝鲜王朝国家祭礼的概况(一)万东庙与大报坛(二)檀君与箕子庙(三)大王不祭祀天,礼杀于中国(四)祭祀无家庙的鬼神、亡灵——厉祭(五)祭祀社神,以祈禳丰年(六)朝鲜王朝国家祭祀与宗法问题
附录:朝鲜民族系寸法图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