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立冰著
页数:272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972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国福特基金会对印度农业发展援助为主题,锁定美国对印度粮食援助、农村社区发展、绿色革命为具体研究个案,梳理了1951—1971年福特基金会对印度农业发展援助的历史背景与过程,探讨了福特基金会在印度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再现了美国现代化发展理念与印度发展实践的碰撞、融汇与排异的历史经验,反思发展与援助、冷战与现代化、基金会与对外政策等重要理论命题。一方面,福特基金会在向印度传输现代化理论、影响印度农业发展进程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国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在印度遭遇了水土不服。福特基金会对印度援助的局限性,也反映出西方国家专注于在第三世界国家传播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其作为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制度竞赛的重要工具,往往忽视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结构变革,实际上不利于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长远发展。
作者简介
冯立冰,女,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为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当代南亚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印度问题研究,曾赴美国耶鲁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交流访问,并赴印度实地调研。
本书特色
冯立冰最的《基金会冷战与现代化–福特基金会对印度农业发展援助之研究》以美国福特基金会对印度农业发展援助为主题,锁定美国对印度粮食援助、农村社区发展、绿色革命为具体研究个案,梳理了
1951~1971年福特基金会对印度农业发展援助的历史背景与过程,探讨了福特基金会在印度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再现了美国现代化发展理念与印度发展实践的碰撞、融汇与排异的历史经验,反思发展与援助、冷战与现代化、基金会与对外政策等重要理论命题。一方面,福特基金会在向印度传输现代化理论、影响印度农业发展进程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国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在印度遭遇了水土不服。福特基金会对印度援助的局限性,也反映出西方国家专注于在第三世界国家传播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其作为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制度竞赛的重要工具,往往忽视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结构变革,实际上不利于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长远发展。
目录
第二章 福特基金会参与印度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一节 美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第二节 福特基金会对全球主义外交政策的支持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特基金会与美国对印度的粮食援助第一节 美国对印度的粮食援助第二节 如何看待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第三节 如何看待粮食价格政策第四节 如何看待土地改革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特基金会与印度农村社区发展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第二节 农村社区发展的启动第三节 美国的发展理念与印度的农村经验第四节 现代农耕方式的推广第五节 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心态的培育第六节 现代经济合作和民主政治训练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特基金会与印度的绿色革命第一节 粮食危机报告与农业精耕县发展第二节 粮食、人口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科技农业对农村社会改造工程的替代第四节 基金会、育种专家与种子公司第五节 化肥的政治意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