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封面

作者:张兵娟

页数:34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743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电视的仪式传播与传播的仪式化功能为主要切入点,力图将人类学、文化学、美学等宏观理论与传播学的媒介理论、技术理论、受众理论与效果理论等结合起来对电视仪式传播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探讨出一套“重教化”、“重情感”、“重礼乐”、“重和谐”,“重道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传播模式,电视表达模式,正是本书最为突出的特色。

作者简介

张兵娟,女,现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电视文化与批评,电视传播与影视艺术。

本书特色

由张兵娟最的《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以电视的仪式传播与传播的仪式化功能为主要切入点,力图将人类学、文化学、美学等宏观理论与传播学的媒介理论、技术理论、受众理论与效果理论等结合起来对电视仪式传播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探讨出一套“
重教化”、“重情感”、“重礼乐”、“重和谐”, “重道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传播模式,电视表达模式,正是本书最为突出的特色。

目录

绪论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一 选题源起二 选题意义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一 关于仪式理论与相关研究二 关于电视与仪式传播相关研究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一 基本思路:提出电视仪式传播的三维视角二 本书主要内容第四节 理论意义及特点
第一章 仪式与仪式传播发展概述第一节 仪式的界定与类型一 仪式的界定二 仪式类型三 几种有代表性的仪式观第二节 仪式理论研究学派概述一 神话一仪式理论二 仪式一心理分析理论三 社会功能一结构理论四 仪式阈限理论五 仪式语言理论六 仪式象征文化理论七 仪式表演理论第三节 传播研究及相关理论一 传播的界定二 仪式、传播与文化的关系三 仪式传播与社会整合四 作为媒介的仪式第四节 电视仪式传播的组成要素一 电视仪式传播的形式特点二 电视仪式传播的表现形态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与仪式传播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强仪式主义特征:神圣性、古朴性、神秘性——以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为主第二节 农业社会的泛仪式主义特征:权威化、象征化、功利化——以祖先崇拜、王权崇拜为主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理性主义仪式特征:世俗化、理性化、消费化——以偶像崇拜、金钱崇拜为代表第四节 后现代社会的后仪式主义特征:感性化、个体化、祛魅化——以个性崇拜、自我崇拜为代表
第三章 媒介变迁与仪式传播第一节 史前媒介与仪式传播:刻符、岩画第二节 口语媒介与仪式传播:巫术、神话第三节 文字媒介与仪式传播:文字、经典第四节 印刷媒介与仪式传播:报纸、图书第五节 电子媒介与仪式传播:广播、电影、电视一 广播二 电影三 电视
第四章 文化变迁与仪式传播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与分类一 文化的界定二 几种主要的“文化观”三 文化的转向与文化研究第二节 文化形态分类与价值共同体建构一 文化形态概述二 文化与社会价值整合三 文化传播与共同体建构第三节 中国传统礼文化概述一 礼起源的各种学说二 礼的分类与价值三 以“礼”为核心的中国文明四 礼乐文化和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再生产第一节 电视媒介仪式的生产逻辑一 政治与电视仪式传播二 传播制度与电视仪式传播三 社会与电视仪式传播第二节 电视媒介仪式传播的特点与类型一 电视媒介仪式的特点二 电视媒介仪式的类型第三节 电视媒介仪式的传播意义与价值一 电视媒介仪式传播的意义二 电视媒介仪式传播的价值
第六章 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建构第一节 “奥运”仪式与国家形象建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读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仪式特点二 “奥运”仪式象征符号及意义表达三 建构“大同”梦想 弘扬“合和”价值第二节 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建构——解读“国庆阅兵仪式”一 政治仪式、文化表演与国家权威二 象征符号、意识形态与国家“软力量”三 文化认同与国家形象建构四 仪式传播中的电视角色分析第三节 国家仪式与权威秩序确立——解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 电视仪式与权威秩序二 电视日常收看与社会整合三 新闻共同体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第七章 社会仪式与社会整合第一节 电视仪式与共同体构建——解读央视新闻频道一 国家生活的显影与合法性建构二 电视时间: 日常仪式与社会整合三 电视空间:传播政治与共同体第二节 “哀悼仪式”与社会团结——解读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一 中国礼文化的现代转化二 “哀悼仪式”的电视呈现三 哀悼仪式与社会团结第三节 成人仪式与角色转换——湖南卫视“成人礼庆典”解读一 “成人礼”与“冠礼”二 “电视成人礼盛典”的特点三 “电视成人礼盛典”的象征、语言与修辞四 电视“成人礼盛典”的传播价值
第八章 文化仪式与价值建构第一节 记忆仪式与“传统的发明”——解读“河南拜祖大典”一 宗教仪式、民族神话与认同二 记忆、仪式与“传统的发明”三 记忆仪式的价值传播与意义建构第二节 伦理仪式与道德情感建构——解读《感动中国》一 媒介仪式的结构与象征二 仪式空间与仪式语境的营造三 伦理仪式与道德情感价值建构四 伦理仪式的传播效果第三节 日常生活仪式与民俗文化的盛宴——解读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 日常生活、饮食与仪式二 民俗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三 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与传承四 仪式、价值共同体及其建构
第九章 娱乐仪式与大众文化认同第一节 故事仪式中的“世俗神话”——以电视剧为例一 娱乐仪式的起源二 电视剧叙事、仪式与“世俗神话”三 英雄仪式——解读新公安电视剧《国门英雄》四 神话仪式——解读神话电视剧新《西游记》第二节 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解读“中国好声音”一 互动仪式与“情感互动”二 互动仪式与“情感唤醒”三 互动仪式与“情感传播”四 互动仪式与公共情感建构第三节 “怀乡仪式”与“地方性知识”的复兴——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的解读一 地方戏曲:后传统社会中的困顿与复兴二 “创造性转化”:电视传播与戏曲联姻三 晶体与火焰:《梨园春》的融合与创新四 本土文化:全球时代的“认同的力量”
结语 “礼仪之争”与“文明的冲突”一 关于“礼仪之争”二 中国的“礼乐文明”三 借鉴与启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