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游俊,冷志明,丁建军编著
页数:29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1002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为样本,全面考察了14个连片特困区687个县区市2013-2016年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及特征,并基于各连片特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时空演变趋势,结合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规划,对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本书关于连片特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对策建议等方面的探讨,对中国连片特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区域发展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游俊,吉首大学党委书记。冷志明,吉首大学副校长。丁建军,吉首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本书特色
本书描述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空间分布、贫困状况、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特征,比较了11个连片特困区的综合贫困程度,剖析了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益贫性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全面探讨连片特困区城镇化的总体进程、发展趋势及发展思路和对策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武陵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城镇化特征、趋势和发展战略;构建了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测度了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状况,并对其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阐释。
目录
第一章 连片特困区概况与特征
一 连片特困区概况
二 连片特困区特征
三 连片特困区跨省协作的必然性
第二章 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
——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
一 连片特困区概况及相关研究
二 综合发展指数构建与资料来源
三 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四 基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的贫困程度比较
五 结论与建议
第三章 武陵山片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与空间差异演变特征
——基于2000-2011年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引言
二 区域研究与研究方法
三 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及时空差异分析
四 空间差异及演变趋势分析
五 经济增长益贫性对空间差异的影响
六 结论与建议
第二篇 连片特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路径与趋势
第四章 中国连片特困区城镇化进程、趋势与发展思路
一 中国连片特困区城镇化进程
二 中国连片特困区城镇化发展趋势
三 中国连片特困区城镇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第五章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特征、趋势与发展战略
一 武陵山片区概况
二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进程及特征
三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发展趋势
四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发展战略
第六章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城镇化特征与策略
一 背景
二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概况
三 滇桂黔片区城镇化发展过程分析
四 滇桂黔片区应采取的城镇化策略
第三篇 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
第七章 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一 引言
二 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三 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四 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考核办法
五 结论与展望
第八章 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引言
二 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三 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四 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考核办法
五 结论与展望
第九章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
一 引言
二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测度
三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
四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时空演变分析
五 主要结论
第十章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
——基于2005、2008和2011年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结果分析
四 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