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颜翔林著
页数:33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1975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文学的理解活动是一个对思想丛林的“以心会心”的自由穿梭过程,也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度审美创造。颜翔林著的《历史与美学的对话王充闾散文研究》依凭于哲学、美学、阐释学、文化学、伦理学等理论资源,对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间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踪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以文本为轴心和以“历史与美学的对话”为经纬,对作家各个时期的散文集予以细致的审美分析和艺术归纳,既是对文本的意义溯源,也是对文本的深度诠释,力图还原和勾画一个王充闾散文的美学图谱,令玄奥的美学研究和感性的散文文本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颜翔林,男,1960年生,江苏淮安人。1993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l 999获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原理、文艺理论、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等。出版《怀疑论美学》、《死亡美学》、《后形而上学美学》、《当代神话》、《庄子怀疑论美学》、《楚辞美论》、《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历史与美学的对话》等专最。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120余篇论文,其中4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文汇报》等报刊全文转载或摘录。
本书特色
文学的理解活动是一个对思想丛林的“以心会心 ”的自由穿梭过程,也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度审 美创造。颜翔林最的《历史与美学的对话–王充闾散 文研究》依凭于哲学、美学、阐释学、文化学、伦理 学等理论资源,对当代最名散文家王充间半个多世纪 的文学踪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以文本为轴心和 以“历史与美学的对话”为经纬,对作家各个时期的 散文集予以细致的审美分析和艺术归纳,既是对文本 的意义溯源,也是对文本的深度诠释,力图还原和勾 画一个王充闾散文的美学图谱,令玄奥的美学研究和 感性的散文文本相得益彰。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体物言志第一节 故土情思第二节 审美判断第三节 文化质点
第二章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第一节 对“海棠”的运思第二节 历史哲学第三节 人才的悲剧意识
第三章 清风白水第一节 青天一缕霞第二节 美的探索第三节 梦雨潇潇第四节 诗与思山水与哲学第五节 清风白水的美文意境
第四章 春宽梦窄第一节 梦幻与散文第二节 东方与西方第三节 哲学与美学
第五章 面对历史的苍茫第一节 存在与虚无第二节 禅境·历史·文境第三节 游鱼之乐的追问
第六章 沧桑无语第一节 乘物以游心第二节 历史循环与意义考问第三节 生命体验第四节 无法方为至法
第七章 追忆的感伤与美丽第一节 皈依“童心”第二节 回头几度风花第三节 淡泊致远第四节 问世间,情为何物?
第八章 历史与权力第一节 诗性之魅第二节 超越主体性第三节 “悖论”中的现代启示
第九章 人格图谱第一节 性格勾勒第二节 历史谜题第三节 命运凝思
第十章 事是风云人是月第一节 史与诗第二节 人性的书写第三节 历史与主体的辩证反思
第十一章 重构与共生第一节 传记学考察第二节 建构智者形象第三节 直接·间接·域外
第十二章 王充闾与中国当今历史文化散文第一节 森林之子与茅舍私塾第二节 为学·为文·为人·为政第三节 山水交融的人文心理第四节 清风白水的美学散文
第十三章 美学解读第一节 美在结构之中第二节 文体意识和主体间性第三节 历史与美学的对话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