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沛林等著
页数:426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67125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价值和意义 ; 从《碛口宣言》到《南岳共识》的十年是对“留住乡愁”持续关注的十年 ; 文化基因保护是“留住乡愁”的核心内涵等。
作者简介
刘沛林,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理学博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教授、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校教授或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评专家,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人居环境学及景观规划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基金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发起者、“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首倡者和“湖湘风情旅游小镇”金点子的提出者。
本书特色
《留住乡愁:特色旅游小镇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了从挖掘文化基因、打造诗意人居环境、建设新田园城镇等方面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问题,下篇从国内外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入手,运用“文化景观基因”理论,解决了“湖湘风情旅游小镇”的特色定位和主题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录
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第二节新型城镇化的任务
第三节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第四节“留住乡愁”对新型城镇化的价值
第五节“留住乡愁”对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第二章从《碛口宣言》到《南岳共识》的十年是对“留住乡愁”持续关注的十年
第一节《碛口宣言》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十年来中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成就
第三节《南岳共识》的未来推动
第三章文化基因保护是“留住乡愁”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留住乡愁:文化保护是前提
第二节留住乡愁: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关键
第三节留住乡愁: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有益探索
第四章“诗意栖居”是“留住乡愁”的新境界
第一节“诗意栖居”的文化理想
第二节“诗意栖居”的古典表达
第三节“诗意栖居”的现代内涵
第四节“诗意栖居”的现实困境
第五节“诗意栖居”的前景展望
第五章新田园城市是城乡一体化的新探索
第一节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二节霍华德田园城市及其启示
第三节新田园城市的提出及其实践
第四节新田园城市的基本框架
第六章传统聚落低碳模式是“留住乡愁”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传统聚落景观的内涵
第二节传统聚落景观低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解读
第三节传统聚落景观低碳价值的开发利用思路
第七章数字化保护是“留住乡愁”的新方法
第一节乡愁记忆对于传统聚落数字化的需求
第二节面向乡愁记忆的传统聚落数字化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传统聚落数字化是实现乡愁记忆的途径
第四节数字形态传统村落的乡愁记忆实验——以衡阳中田村为例
第八章优化城镇结构空间是打造“美丽湖南”的新举措
第一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二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
第三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创新
第四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与规划创新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途径
第一节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内涵——以湖南省为例
第二节湖南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现状
第三节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点——建设特色小镇
第四节湖南省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五节湖南省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第一节国外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成功案例
第二节国内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政府导向
第三节国内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典型经验
第十一章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基本标准
第一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评价内容
第三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评价标准
第十二章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具体案例
第一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目标
第二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现状分析
第三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工作建议
第十三章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规划示范
第一节萱洲古镇传统民居特色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常宁市中田村景观基因视角下特色小镇地方认同
第三节桑植县洪家关乡地方文化基因与乡村规划风貌设计
第四节溆浦县坪溪村基于精准扶贫的村庄总体规划
附录1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附录2全国美丽宜居示范小镇
附录3部分省级特色小镇与旅游风情小镇
附录4“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名单
附录5《湖南日报》:“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风采系列报道
参考文献
第一节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第二节新型城镇化的任务
第三节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第四节“留住乡愁”对新型城镇化的价值
第五节“留住乡愁”对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第二章从《碛口宣言》到《南岳共识》的十年是对“留住乡愁”持续关注的十年
第一节《碛口宣言》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十年来中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成就
第三节《南岳共识》的未来推动
第三章文化基因保护是“留住乡愁”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留住乡愁:文化保护是前提
第二节留住乡愁: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关键
第三节留住乡愁: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有益探索
第四章“诗意栖居”是“留住乡愁”的新境界
第一节“诗意栖居”的文化理想
第二节“诗意栖居”的古典表达
第三节“诗意栖居”的现代内涵
第四节“诗意栖居”的现实困境
第五节“诗意栖居”的前景展望
第五章新田园城市是城乡一体化的新探索
第一节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二节霍华德田园城市及其启示
第三节新田园城市的提出及其实践
第四节新田园城市的基本框架
第六章传统聚落低碳模式是“留住乡愁”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传统聚落景观的内涵
第二节传统聚落景观低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解读
第三节传统聚落景观低碳价值的开发利用思路
第七章数字化保护是“留住乡愁”的新方法
第一节乡愁记忆对于传统聚落数字化的需求
第二节面向乡愁记忆的传统聚落数字化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传统聚落数字化是实现乡愁记忆的途径
第四节数字形态传统村落的乡愁记忆实验——以衡阳中田村为例
第八章优化城镇结构空间是打造“美丽湖南”的新举措
第一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二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
第三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创新
第四节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与规划创新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途径
第一节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内涵——以湖南省为例
第二节湖南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现状
第三节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点——建设特色小镇
第四节湖南省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五节湖南省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成功案例与经验
第一节国外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成功案例
第二节国内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政府导向
第三节国内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典型经验
第十一章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基本标准
第一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评价内容
第三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评价标准
第十二章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具体案例
第一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目标
第二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现状分析
第三节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工作建议
第十三章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的规划示范
第一节萱洲古镇传统民居特色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常宁市中田村景观基因视角下特色小镇地方认同
第三节桑植县洪家关乡地方文化基因与乡村规划风貌设计
第四节溆浦县坪溪村基于精准扶贫的村庄总体规划
附录1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附录2全国美丽宜居示范小镇
附录3部分省级特色小镇与旅游风情小镇
附录4“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名单
附录5《湖南日报》:“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风采系列报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