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桂光著
页数:281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61583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汉字的性质特征、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结构、汉字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汉字形体的变迁、几种有特殊关系的字、正确认识和掌握汉字的形音义等。
目录
第一节 汉字和汉字学
第二节 汉字的历史功绩
第三节 学习汉字学的意义
第四节 学习汉字学的方法
第二章 汉字的性质特征
第一节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第二节 汉字是音节的表意文字
第三章 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第二节 原始社会陶器上的符号
第三节 汉字体系的形成
第四章 汉字的结构
第一节 传统的汉字结构理论
第二节 汉字形符特征考察
第三节 汉字声符特征考察
第五章 汉字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
第一节 简化
第二节 声化
第三节 规范化
第四节 讹变
第六章 汉字形体的变迁
第一节 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商代文字
第二节 以金文为代表的西周文字
第三节 春秋战国期间的各种文字
第四节 秦代的小篆和秦隶
第五节 汉代的隶书和章草
第六节 汉代以后的楷书、行书、草书
第七章 几种有特殊关系的宇
第一节 古今字
第二节 异体字
第三节 繁简字
第四节 通假字
第五节 同形字
第六节 同源字
第八章 正确认识和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掌握汉字的形体
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掌握汉字的读音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掌握汉字的字义
附录1 现代汉字研究概况
第一节 现代汉字的字量、字形、字音、字序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应用
第三节 汉字的评价
第四节 汉字的前途
附录2 篆书创作中的一些用字问题略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汉字学简论(第2版)/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 当然,由图画到文字的飞跃,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它肯定要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酝酿才能最后完成。而飞跃实现之后,文字本身还得经历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成熟到完善、又由完善到更加完善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文字从开始产生到形成体系,一般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大体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个别符号的创造。个别文字符号的创造是以表达某一具体事物为主的。在文字符号创造的初期,几乎每个人都是造字者,符号往往因人而异,五花八门,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由于尚未得到社会的公认,因此通用的范围很窄,还没有完全具备交际功能。 第二阶段是约定俗成的原始文字。个别创造的符号在经过比较大的范围内的传播和流通之后必然有所选择和淘汰,最后每个概念都留下一个比较固定的形体去记录并且为社会公认,即得到约定俗成。经过约定俗成的原始文字代表语言中的某一个具体的词。当然,仅凭这些表达有限概念的文字符号,要有效地记录语言还会遇到很多障碍,一般都要掺和其他非文字的手段,才能在社会上起一定程度的交际作用。 第三阶段是经过统一整理的成体系的文字。原始文字只能记录部分语词,但还不能有效地记录语言中的句子。它可以表达某一具体的概念,但还不能完整地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内容。为了适应社会上日益迫切的需求,还要有一些表达具体概念之外,能够串通句子,即能够记录多种语言成分的符号,才能在表达语言中应付自如。这样,一套成体系的书写符号才正式宣告形成。 以上每个阶段,大抵都要经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字符号,又不断加以整理和规范,经过无数次的约定俗成,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才能完成一种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创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