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东方,王凤友,朱四喜著
页数:16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224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杨东方、王凤友、朱四喜著的《胶州湾重金属铬的分布迁移过程及变化趋势》创新地从时空变化来研究铬(Cr)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和迁移过程。在空间尺度上,通过每年含量数据分析,从含量的大小、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区域分布、结构分布和趋势分布角度,研究铬在胶州湾水域的来源、分布及迁移状况,揭示其含量的时空迁移规律。在时间尺度上,通过四年的数据探讨,研究铬在胶州湾水域的变化过程,揭示了其迁移过程和变化趋势:①含量的年份变化;②污染源变化过程;③陆地迁移过程;④沉降过程;⑤水域迁移趋势过程;⑥水域垂直迁移过程。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通过HCH、PHC、Hg、Pb和Cr在水体中的迁移过程研究,提出了:物质含量的均匀性理论、环境动态理论、水平损失量理论、水域迁移趋势理论和水域垂直迁移理论。展示了物质在水体中的动态迁移过程所形成的理论。这些规律、过程和理论不仅为研究铬在水体中的迁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物质在水体中的迁移研究给予了启迪。 本书适合海洋学、环境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特别是海湾生态学和河口生态学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杨东方,1984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数学系(学士);1989年毕业丁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硕士):1999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博士);同年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研宄方向:胶州湾浮游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定量化初步研究。2001年在上海水产大学和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教学以及海洋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后被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聘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聘为研究员。曾参加GLOBEC(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研究计划中的由18个国家和地区联合进行的南海考察;LOICZ(沿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研究计划中在黄海东海的考察及JGOFS(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的研究计划中在黄海东海的考察。并多次参加了青岛胶州湾、烟台近海的海上调查及获取数据工作,参加了胶州湾等水域的生态系统动态过程和持续发展等课题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胶州湾和长江口的生态、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
目录
第6章 物质含量的水平损失速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第7章 胶州湾及周边水域都未受铬含量污染第8章 胶州湾底层水域铬含量的时空变化第9章 来源及地形地貌决定铬含量的沉降区域第10章 胶州湾水域重金属铬的分布及来源第11章 胶州湾水域重金属铬的垂直变化过程第12章 胶州湾水域铬的稳定且持续的唯一来源第13章 胶州湾水域铬的底层分布及聚焦过程第14章 胶州湾水域铬的垂直分布及沉降过程第15章 胶州湾水域铬含量的年份变化第16章 胶州湾水域铬污染源变化过程第17章 胶州湾水域铬的陆地迁移过程第18章 胶州湾水域铬的水域沉降过程第19章 胶州湾水域铬的迁移趋势与过程第20章 胶州湾水域铬的水域垂直迁移过程第21章 胶州湾水域铬迁移的规律和过程及形成的理论致谢















